《小石潭记》原文|翻译|赏析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隔篁竹3,闻水声,如鸣珮环4,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5,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6,为屿,为嵁7,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8,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9,俶尔远逝10,往来翕忽11,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12,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13,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15,余弟宗玄;隶而从者16,崔氏二小生17,曰恕己,曰奉一。

1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2小丘:柳宗元在游钴鉧潭后,在潭西发现小丘,并写有《钴鉧潭西小丘记》(《永州八记》第三)。3篁(huang)竹:竹林。4珮环:古人佩戴于身边的玉制饰物,行走时珮、环相击,叮咚作响。5见:通“现”,呈现、出现。6坻(chi):水中高地。7嵁(kan):不平的岩石。8可:约。9佁(yi)然:静止的样子。10俶(chu)尔:突然。逝:去。11翕(xi)忽:轻快貌。12斗折蛇行:形容岸如斗折,水如蛇行。斗折,北斗星排列曲折。13差(ci)互:交错。14悄怆(chuang):忧伤冷寂。幽邃(sui):幽深。15吴武陵:作者友人。龚古:未详。16隶:随从。17崔氏:可能指作者的姐夫崔简。

【析点】 悦耳的叮咚水声揭开了小石潭景色的序幕,水声吸引作者“伐竹取道”,寻找水源,也把我们带进了小石潭那清幽静谧的境界。

首先看到小石潭的全景——水、石、树、蔓,这里使用了映衬、搭配的手法,清凉的水、潭底的石与四周摇曳披拂的青树翠蔓,上下相映,绿白相间,坚柔相配,动静相谐。接着是小石潭的近景,乍看字字写鱼,实则句句写水,游鱼那微妙的动态正足以见出水的澄澈明亮,以鱼写水的侧写手法,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鱼水皆妙,活泼自然。溪流是小石潭远景,这里连用了三个比喻——斗折、蛇行、犬牙差互,描摹溪岸与溪水的情势,再配以日光下形成的色调上的明暗变化,细致入微又显幽深莫测。

本文是“八记”中写景最胜的篇什,写景中渗透了作者遭受政治打击迫害后深重的寂寞与悲哀。水的鸣响、树的青翌.有声有色,却恰恰反衬这里的冷寂;鱼的游动、水的流淌,动态可见,又恰恰反衬这里的幽辟;文中两次写“乐”,正是现实生活中无乐,借山水暂排哀愁的表现。游记最后列述同游者,为“八记”中之仅有,此亦非闲笔。暂得之乐并不能改变“凄神”、“悄怆”的主体心态,他感到此境“过清”而不得不离去,大约他以后也不会再游,全部记下同游者以资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