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关山月》

  玉门关外秋风清,玉门关外秋月明。

戍儿归卜刀环鸣,离家见月几亏盈。

天河净落兵不用,早晚可得酒泉封。

 燕颔将军飞食肉,每同甘苦均寒冻。

遥忆千家砧杵声,旧衣未解新衣送。

举头皓魄又重圆,边笳四面方吹动。

[注释]

①燕颔: 《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家贫,抄书为生,有立功封侯之志。“其后行诣相者,曰: ‘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超问其状。相者指曰: ‘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赏析]

一提《关山月》,人们自然忆起李白那首流传千古的诗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但很少有人会想到,这《关山月》,实乃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具体说来,它包括三个意象,即 “关”、“山”、“月”。有关自然有山,山是泛背景,比较虚化。“关”在中国古老的传统中,总是指北方的边塞,如《饮马长城窟行》、《塞上行》、《从军行》等。在自然环境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后世的诗作又强化了其意蕴,如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名句,里边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实际上已取代地理内涵而占据主导地位,“关山”成了荒凉边塞的代名词,同时也揭示了诗中主人公的身份是 “戍卒”。“月”也具有同样的功效,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李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他们笔下,月已化为一条联系的纽带,它系着双重的思念: 塞外的旷夫与闽中的怨妇,凝聚着离情别绪。

乾隆皇帝这首诗一开始,就交代典型环境: “玉门关外秋风清,玉门关外秋月明”,两相对举,不避重复,平淡道来却精警有力。关外是大环境,山包容自然中,较之李白的 “明白出天山”,意境没有那么开阔,却省了交代的闲笔。“秋风”既是风景,又交代时间,为抒情作铺垫,“月明”则更具体地明确了时间,暗含月圆人不圆的感慨。

“戍儿”句自然推出人物,点明伤别的主题。“几亏盈”的 “几”说明时间之久远,又说明思家之心切。同时,国家利益与家庭利益又存在必然的矛盾与冲突,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从戍卒身上,从作者身上,都 可看出时代的差异。李白的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着眼于边塞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侧重讲牺牲本身的残酷,情感基本是否定的。而乾隆的 “天河净落兵不用,早晚可得酒泉封”,则从帝王的角度出发,虽然知道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有和平的渴望,但在价值判断上,经过一番利弊权衡,理性思考,还是肯定了功名事业。“早晚”冲淡了旷日的思念功名压倒了离情。

七八两句,由士兵写到将军,“燕颔”是用典。理性之思考,在根本意义上已取消了将领与士兵间的冲突,既没有了 “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感慨,也没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激愤,只剩下 “飞食肉”的豪迈,“均寒冻”的将士一体,“与子同袍”。

那么,那些重感情的闽中少妇呢?砧杵声声,侧重于关怀,冲淡了怨思。这是 “千门万户捣衣声,数声和月到帘栊”的深情。“旧衣未解新衣送”,一方面有妻子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爱护,另一方面也是对丈夫保卫国土而远征的理解与同情,国家的利益占压倒优势,个人的利益反而无足轻重了。

最后两句,笔锋又转到边关,以边地之“胡笳”对内地之砧杵,遥相呼应,共寄月魂,这里既有视觉效应,又有听觉效应,形成多维的对比: 时间与空间的对比,国与家的对比,理智与感情的对比,外在时空与心理距离的对比。“边笳四面”和“千家砧杵”也遥遥相衬。这就使主题不仅具备了内涵的深刻性,也表现了冲突的普遍性。

与历代同类作品比较,这首诗是有特色有个性的,由写冲突本身,强调感情价值,转而写冲突之调和,强调理性价值。表现了帝王与平民不同的角度、眼光和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