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原文|笺释|赏析

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平正浑逸,无锻琢痕,此种题六朝人最擅场。大历以前犹仿佛近之,后人难再措手矣。

【校记】

1.峡,《全唐诗》卷二四九一作“峡”。

【笺释】

[巫峡] 长江三峡之一。一称大峡。西起四川省巫山县大溪,东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因巫山得名。两岸绝壁,船行极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杨炯《巫峡》:“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巴东,《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巴东,开元二十三年六月置太平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巴东县。”又“巴东,汉巫县,地属南郡。周置乐乡县,隋改为巴东县。”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在巴东三月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神女馆] 即神女庙。《大清一统志》卷三〇三“夔州府”:“神女庙,在巫山县东。习凿齿《襄阳耆旧传》:‘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楚怀王游于高唐,梦与神遇,遂为置观于巫山之南,号为朝云。’《吴船录》:‘自巫峡三十五里至神女庙,庙中石刻引《墉城记》,瑶姬西王母之女,称云华夫人,助禹驱鬼神,斩石疏波,有功见祀。’《元一统志》:神女庙,唐仪凤元年置,宋宣和四年改曰凝真观,绍兴二十年封妙用真人。《县志》:在此县东三十里十二峰前,飞凤峰之麓。”又,宋陆游《入蜀记》卷六:“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杜甫《遣愁》:“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

[楚王宫] 楚王之宫。在四川省巫山县西阳台古城内。相传襄王所游之地。李白《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行云且莫去,留醉楚王宫。”

[清猿] 即“猿鸣三声泪沾裳”。 九秋,指秋天。《北堂书钞》卷一五四:“九秋,《阴阳五行历》云:一时为三月,一月为一秋,三月为三秋。又,一月为三秋,故三月有九秋之名也。”晋张协《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飙。”杜甫《月》:“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杜甫《雕赋》:“当九秋之凄清,见一鹗之直上。”

【辑评】

《云溪友议·巫咏难》:秭归县繁知一,闻白乐天将过巫山,先于神女祠粉壁,大署之曰:“苏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为报高塘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白公睹题处怅然,邀知一至,曰:“历阳刘郎中禹锡,三年理白帝,欲作一诗于此,怯而不为。罢郡经过,悉去千余首诗,但留四章而已;此四章者,乃古今之绝唱也。而人造次不合为之。”沈佺期诗曰:“巫山高不极,合沓奇状新。暗谷疑风雨,幽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王无竞诗曰:“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徘徊作行雨,婉娈逐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李端诗曰:“巫山十二重,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猿声寒渡水,树色暮边空。愁向高唐去,千秋见楚宫。”皇甫冉诗曰:“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白公但吟四篇,与繁生同济,竟而不为。

《对床夜语》卷五:罗隐《陇头水》云:“借问陇头水,年年恨何事?全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于濆云:“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所赋同,造语同,未有议其非者。今人则岂无剽窃之疑。又如皇甫冉诗云:“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霄中。”李端云:“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猿声寒过水,树色暮连空。愁同高唐望,清秋见楚宫。”句意亦同。

《瀛奎律髓》卷四方回评:此诗与杜审言、陈子昂诗法相似。冯班评:此诗非虚谷所解。次联妙。何焯评:停匀包括。三、四就云雨上点化,正见事在有无疑信间,用意超妙。纪昀评:此亦名篇,然五句“异”字如何解?

《诗薮内编·近体上·五言》: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盛唐,“昔闻洞庭水”第一;中唐,“巫峡见巴东”第一。

《诗薮外编·唐下》:唐人每同赋一题,必推擅场,如钱起《送刘相公》、李端《与郭都尉》之类。今同赋多不传,即擅场者未必佳也。若高适、岑参、杜甫同赋《慈恩寺》三古诗,贾至、王维、杜甫、岑参同赋《早朝》四七言律,宋之问、沈佺期、苏颋同赋《昆明池》三排律,沈佺期、皇甫冉、李端、王无竞题《巫山高》四五言律,皆才格相当,足可凌跨百代。就中更杰出者,则《慈恩》当推杜作,《早朝》必首王维,《昆明》之问为最,《巫山》皇甫尤工。

又:《巫山高》,唐人旧选四篇,当以皇甫冉为最。

《重订唐别裁集》卷一一:终篇稳称,可继沈云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