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原文|笺释|赏析

野寺江城近,双旌五马过。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松竹闲僧老,云烟晚日和1。寒塘归路转,清磬隔微波。

【校记】

1.和,《全唐诗》一作“多”。

【笺释】

[韦润州] 韦损。曾任李光弼幕府判官,唐代宗永泰中任润州刺史。《玉海》卷二三“唐练塘”:“《地理志》润州丹阳有练塘,周八十里。永泰中,刺史韦损因废塘复置,以溉丹阳、金坛、延陵之田,民刻石颂之。李华《复练塘颂》:‘练湖幅员四十里,永泰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拜韦损为润州,增理故塘,缭而合之,广湖为八十里,象月之规,俦金之固。灏灏如吞吐日月,沉沉如韫蓄风雨。所润者远,原隰皆春,疏为斗门,河渠通流。”《明一统志》卷一一“镇江府”:“韦损,润州刺史,吏人畏伏。尝修练塘以溉丹阳、丹徒、金坛之田,民刻石颂德。” 鹤林寺,寺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郊。始建于晋代,南朝宋武帝刘裕微时曾游于此。《太平寰宇记》卷八九“润州”:“丹阳郡,黄鹤山在县西南三里。宋高祖丹徒人,潜龙时常游竹林寺,每息于此,山常有黄鹤飞舞,因名黄鹤山,改竹林寺为鹤林寺。”韦应物《夜偶诗客操公作》:“尘襟一萧洒,清夜得禅公。远自鹤林寺,了知人世空。”

[双旌] 唐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亦泛指高官之仪仗。见本书卷三郎士元《送李将军赴定州》诗“双旌”注。五马,《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后亦作为太守的代称。唐钱起《送张中丞赴桂州》:“云衢降五马,林木引双旌。”白居易《西湖留别》:“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禅心] 佛教用语。谓清静寂定的心境。南朝梁江淹《吴中礼石佛》:“禅心暮不杂,寂行好无私。”

[梵语] 一般指古印度的书面语。唐耿湋《赠海明上人》:“来自西天竺,持经奉紫微。年深梵语变,行苦俗流归。”多罗,梵文Pattra的译音。亦译作“贝多罗”。树名,即贝多树。形如棕榈,叶长稠密,久雨无漏。其叶可供书写,称贝叶。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恭建那补罗国》:“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周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唐杜甫《山寺》:“吾知多罗树,却倚莲花台。”

[清磬] 佛寺磬铙悠扬之声音。韦应物《义演法师西斋》:“结茅临绝岸,隔水闻清磬。山水旷萧条,登临散情性。”

【辑评】

《唐风定》卷一四:庄雅。筋骨不浮,气格尚存也。

辩坻》卷三:殷璠撰《河岳英灵集》,持论既美,亦工于命词,可以颉颃记室,续成《诗品》,惜其所载尚未备人。其首叙常建,云“一篇尽善者,‘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然而“深入强千里”,似不知句法者。李嘉祐“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中晚语耳。殷谓孙、许更生,未到此境。评义若此,差为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