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苏轼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诗歌·苏轼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难以数计的歌咏西湖的诗歌当中,这首诗是流传最广的名篇。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艺术效果? 一首诗的比喻可以获得所有读者的认同,西湖由此而有新的美名。为什么会有如此悠久的生命力? 千百年之后,仍感到这首诗把西湖的丰姿、秀色、神韵写得惟妙惟肖。不管你是否到过杭州,读了这首诗都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美的感受。西湖被写活了,西湖就在你的身边。王文诰在《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中说:“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已成为经过历史检验的结论。

上面提出的问题并非一两句话可以说透。下面,我们只想谈两个问题: 一是准确精到的概括;二是恰当新颖的比喻。

先谈准确精到的概括。杭州西湖是我国最美丽的风景区之一,方广三十里,三面环山,溪谷缕注,“古迹之多,名胜之雅,林木之秀,花鸟之蕃,当为海内第一。”(钱泳《履园丛话》)素有“西湖十景”、“西湖十八景”之说。在如此广阔众多的景观群落之中,引起诗人兴趣,值得形诸歌咏的美景何止万万千千! 但是诗人又不能把所有景观一览无余地纳入短短二十八字之中,而只能集中描写西湖最典型、最富有特征的一点或一个方面。这就要求诗人对其所写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与高度的概括。把握,需要穿透表层进入事物的本质与核心;概括,需要进行筛选提炼,做到以少总多。“知本可以赅末,执简可以驭繁。”本诗前两句着意于西湖之“水”和“山”的刻画,抓住了西湖的特点,突出了西湖的神髓。但山水本自然寻常之物,非西湖所独有。所以诗人写的不是泛泛的湖水,而是“水光”;不是一般的高山,而是“山色”。不仅如此,在“水光”、“山色”之后诗人用一连串的词语来加以形容,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先看第一句。“水光”之后,诗人紧接着用“潋滟”二字来形容水波相连,在阳光映照下,碧波粼粼,闪动着万点金辉。“潋滟”二字值得细心体味,因为它是叠韵词,在韵母有节律的重复过程中可以使人联想到波光的节奏的动荡,再加之以舌尖中音与零声母的配合,便给人以极其细微的感觉,由此而与浊浪排空的“水光”明显区别开来。然而,湖水本身是无法闪射光辉的,只有在天气晴朗、阳光璀灿的时候才会出现“水光潋滟”这种迷人的境界。所以,诗人紧接着用“晴方好”三字来直接唱叹,以增强诗句的感情色彩。这一句是化虚为实。第二句,“山色”之后,用“空蒙”二字形容雨中雾气迷茫的样子。“空濛”也是叠韵,由于韵母发音响亮,有口鼻的共鸣,传播久远,所以给人以无边无际的感觉。于是,重叠的群山,全都藏身于细雨烟雾之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朦胧难辨,仿佛美人头上罩着层层面纱,别有一种丰韵,又多一层妩媚。但这丰韵与妩媚并非“山色”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只有在雨中才能出现的奇景。所以诗人止不住慨叹地说:“雨亦奇。”这一句是化实为虚,把本来矗立于湖西的青山化为虚无缥缈了。这就是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西湖所具有的“水色”、“山光”,反映了西湖的绚丽多姿。“以少总多,情貌无遗”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艺术效果,在于诗人对西湖的特点作了极其准确而又精到的艺术概括。动人的形象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精,才能以少许胜多许。

次谈恰当新颖的比喻。比喻是古典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个恰当的比喻往往胜过千百句抽象的叙述与直白。比喻可以把抽象的思想感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在形容、描写难以尽情的状态下,一个美妙的比喻往往具有画龙点晴的效用。这首诗的前两句对西湖山水作了精粹的概括,但仍给人以平面的犹有不足之感。诗人技艺超妙之处,还在于三、四两句没有继续描画水色山光,而是对西湖进行美的升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诗人把西湖比作历史上著名的美女西施,赋予它以人的生命和资质,于是西湖便在读者心中成为有生命的实体,成为美的化身。西湖被写活了,有了立体感和亲切感。比喻是成功的、美妙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比喻恰当新颖,有着丰富的联想性。西湖、西子都出自越地(今浙江),前面又都有一个“西”字,加之湖水与美女都属于阴柔之美的范畴,又都具有天然纯美的姿质,绰约适度的丰韵,而无须借助外界的修饰与加工。所以,不论“淡装”也好,“浓抹”也好,都不能变更或有损于她的百媚千娇,天生丽质。因之,西湖“晴”也美,“雨”也美,推而广之,春也美,冬也美,无时无地不有其迷人之美。这是美的姿质与表现形态多样性的统一。无论从任何季节、任何角度来考虑,把西湖比作西子,都是当之无愧的。故曰:“总相宜”。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比喻的准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西施是中国女性美的化身,是美女的代名词,是中国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美的座标和偶像。西施怎么个美法,美到什么程度? 人们都不曾见过。所以,“西子”之美,实际上是抽象的、模糊的。但,她又是具体的,可感的。因为人们都在用自己见过的或心目中的美女去填充她,使“西子”的形象无限地丰富起来。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也都在参与这一形象的创造。所以,这一比喻较之一般的拟人化手法更多一层亲切之感。“人人共有之意,共见之景,一经说出,便妙。”(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说此二句“遂成西湖定评”。苏轼对此二句也颇为满意,诗中还多次重提。如《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次前韵答马忠玉》:“只有西湖真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后人对此也多有赞赏。如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这说明: 水光山色激发了诗人的灵感,写出了好诗;好诗,又使祖国河山焕彩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