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脁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这首诗抒写的是诗人的登山所见和去国怀乡之思。从诗中所写的时令和内容来看,此诗可能是永明九年(491)春,谢朓离京赴荆州途中所作。
全诗十四句,分三层写。首二句记事,次六句写景,后六句抒怀。诗的开头以整炼的对白发端,不直赋本事而代之以用事。“灞涘”句用汉末王粲事,王粲因避乱远赴荆州,离开长安时曾作《七哀诗》,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河阳”句用西晋潘岳事,潘岳出为河阳令时曾作诗二首,其一云“谁谓晋京远,室迩身实辽”,其二云“引领望京室,南路在伐柯”。作者之所以选用这两个典故,不仅因为王粲、潘岳都是著名的文士,切合诗人自己的身份,而且两人都有望京之举,适可引类自况。昔时王、潘之望京,或因家国之痛,或怀出处之忧,而今诗人也何尝仅仅是流连光景! 即此二句,已经隐隐透露出难言的深衷。而“灞涘”和“河阳”又构成了极工稳的字面对。用典如此,真有一石数鸟之妙。
“白日”以下六句写登山所见。画面的组织由两条线索交织而成: 一为距离的远近,一为时辰的转移。诗人的视线由远渐近,先远眺京城宫阙,后移至城畔的江景,最后写到城外的郊野。时间也在不断变动之中,由起初的日光尚炽灼灼耀眼变为后来的余晖渐敛。诗人巧言切状,使每一景观历历如绘,各具风神,而又都紧扣“高”字“晚”字生发。如写都城,但着眼于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屋脊、飞檐而不及其他,因为诗人系居高临下登山俯视,故城市建筑的顶部尽能摄入眼底。取此一端而宫阙的鳞次栉比崔巍高耸之状已不难想见。又如写郊景,因距离较近而不妨从细处着眼: 众鸟相鸣归栖,言日之暮; 百卉争妍斗奇,言春之盛。“喧鸟”、“杂英”、“芳甸”,直将一派充溢着声、色、芳、香无限生机的世界呼之而出。著一“覆”字一“满”字,这无边春色更没遮拦矣。这写景的六句之中,尤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一联脍炙人口。诗人善于从日暮时分光照和色彩的动态变化中捕捉瞬间的美感。入暮时晚霞的瑰丽人所皆知,而以绮色的挥洒来描状落霞的瞬息万变则很难。暝色中万物渐归迷蒙而水流反较醒豁,这也合乎常识,而赋予此刻的江水以沉静的性格,则非体验入微者不能道。要之,诗句之佳不仅在于以“绮”、“练”之喻为京邑景物点染了华美的气息,更在于用一“散”一“静”化死景为活景,为胜景平添了飞动的情韵,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从“白日丽飞甍”至“澄江静如练”,不仅有时间的暗转,而且随着景观的由放而收,由开至合,抒情主人公潜结的意绪也翩然而起了。
“物色相召,人谁获安! ”眼前的丽景反挑起诗人的悲哀。一声“去矣”,把短暂的欢娱当头喝断。“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这两句的大意是: 昨日之离筵已散,此后的怀想将永不能已; 他日之滞留异乡,而漫长的客游正始自今日。这两句将过去、现在和将来打成一片,淋漓尽致地抒写了欲罢不能、欲去还休的复杂思绪。“滞淫”语出王粲《七哀诗》: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此处有“信美非吾土”之意;“怀哉”语出《诗经·王风·扬之水》:“怀哉怀哉,曷月予旋归域! ”此处有企盼思归之意。独特的感喟句式和用语,把主人公此时此刻纠结的心绪表现得略无剩义。诗的最后四句逆接这两句而来: “佳期”两句接“欢宴”而下,“望乡”两句承前“滞淫”而来。一则是回首往事的惆怅,一则是展望来日的悲哀。宴散人去,佳期已失,追忆已逝的只能倍加痛苦,进溅的泪水只是“怀哉”的具象化而已。还乡无期,岁月催老,今日虽然初尝“去矣”的滋味,来日苦苦望乡的情景却已不难悬想。泪下如霰是实写,早生华发是虚拟,一实一虚,把主人公内心的激越之情推向了高潮。
明代的陆时雍认为“诗至于齐,情性既隐,声色大开”(《诗境总记》)。谢脁的这首诗,做到了声色和性情的统一。诗愈是以传神之笔渲染京邑丽景,其回首依依、徘徊不忍远去的情思也愈见真切,反之,诗中所写之景之所以饶具风致,不正因为作者倾注了一番深情么?沈德潜评谢朓诗云:“玄晖灵心秀口。每诵名句,渊然泠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古诗源》)小谢在六朝诗坛上风标特出,应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