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金·景覃》原文与赏析

金·景覃

百岁中分,流年过半,尘劳系人无尽。桑柘周围,菅茅低架,且喜水亲山近。倦飞高鸟,算也有、闲枝栖稳。纸帐紬衾,日高睡起,懒梳蓬鬓。

闲阶土花碧润。缓芒鞋,恐伤蜗蚓。侧掩衡门,空解草玄谁信。俗驾轻云易散,赖独有莲峰破孤闷。世事悠悠,从教莫问。

据史书记载,景覃十八岁就以作赋知名。大定初,三试落第,不再赴举。他博览群书,不修威仪,落拓嗜酒,醉则浩歌,一度隐居西阳里,以种树为业,自号渭滨野叟。这首词就是他归隐心情的写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随着岁月的流逝,人总会变得越来越衰老。但由于遭遇不同,人们对待年岁的增长也有不同的态度。“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从而老当益壮,发奋向上;而当其怀才不遇,抱负不展,处于郁郁不得志之际,则往往会发出“死生亦大矣”(《庄子·德充符》)的慨叹,进而趋向消极无为的境地。作者虽满腹经纶,可在“老之已至”之时,竟连一官半职都不能得到。与其徒然被没完没了的俗事缠绕而使自己劳形伤神,不如脱离尘世,“放浪形骸于山水之外”(《兰亭集序》)。于是,词人用菅茅铺设住舍,并在房屋周围种植了桑树和柘树,他以山为友,以水为伴,任性作息,不事梳洗,过起了优哉游哉的隐居生活。他象一只倦飞的鸟儿得到了可堪栖宿的闲枝一样,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词的上片写了村居生活的闲散自在。下片则说谢绝俗客,有阶前缓步,闭户著书,看山自适的乐趣。世上的事情千头万绪,但置之不理,则处之泰然。词人隐居于偏僻清静之地,看不到人世的纷争,听不到车马的喧声。屋前石级上长满苔藓,碧绿光滑;蜗牛、蚯蚓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爬行。自身则如同当年的扬子云,闭门著书,泊如自守。孤寂和愁闷袭来,则借欣赏莲华峰美景以荡除之。真是桃源生活,其乐无穷。

这首词构思缜密。词以“百岁中分,流年过半,尘劳系人无尽”开头,表现自己在经过漫长的人生道路后,对人世失去了信念,决心过一种遁世绝俗的隐逸生活。接着就具体描述隐居生活的恬静、惬意。最后则以“世事悠悠,从教莫问”作结,表述自己隐居后的感受。头尾意旨相接,遥相呼应。由于词人本身过着隐居生活,又兼之工于诗词,因而描写的景物不但逼真,而且相当形象可感,桑柘、菅茅、山水、鸟儿、闲阶、土花、蜗蚓等等景物以及日高睡起,懒梳蓬鬓、掩门著书、欣赏山水等等活动,就是隐士们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景语即情语,词人在景物描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放情山水、独善其身的真情实感。这种消极无为的出世思想在今天当然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