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由太行山西行阻雪》诗词赏析

由太行山西行阻雪

1944年2月

我过太行山,瑞雪自天堕。

高峰铸银鼎,深谷拥玉座。

策马不能行,山村徒枯坐。

冰雪何时融,征程从此错。

夜深对暗壁,摇摇影自和。

残灯不成红,雪打窗纸破。

衾寒难入梦,险韵诗自课。

浩歌赋太行,壮志不可夺。

歌罢祝天晓,一鞭汾河过。

赏析:

堕——落、掉。

铸——铸造。

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一般有三个足、两个耳。

策马——用鞭赶马前进。策: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徒枯坐——表示除了枯坐,没有别的办法了。徒: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融——融化。

征程——远行的路途;行程。

和——诗中指和诗之意。

残灯——诗中指灯盏破损、光线昏暗。残:不完整,残缺。

衾——被子。

险韵——旧体诗术语,指诗句中用艰僻字押韵,但虽觉得险而能化艰僻为平安,无凑韵之嫌。意指字数较少的韵脚。

浩歌——指陈毅于1944年1月所作长诗《过太行山书怀》。

汾河——又称汾水,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位于山西省境内。

赏析:

这首诗可以说是《过太行山书怀》的姊妹篇。2月初,诗人离开太行总部西进,突遇大雪受阻,不得不在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留宿。晚上诗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遂吟诗咏怀。

全诗共十八句,但可分为三个层次。前4句为第一层,写“由太行山西行阻雪”的原因。诗人开篇点题:“我过太行山,瑞雪自天堕。”此时,诗人已经离开八路军前线指挥部,继续西行,奔赴延安,然而,因大雪封山,诗人不得不停下脚步歇息。“瑞雪自天堕”,既为西行受阻埋下伏笔,也为下联“高峰铸银鼎,深谷拥玉座”作了铺垫。由于大雪纷飞,山中的雪景也异常美丽,诗人用拟人、比兴的手法,让山谷的雪景形象化。鼎,本为古代煮东西的器物,诗人将其人性化,由“高峰”铸造出“银鼎”,其实是将“银鼎”比喻为“山峰”,是多么形象和逼真啊!同样,诗人用“玉座”比喻山谷里的雪景,用一个“拥”字,使雪景有了动中之美,十分贴切和形象。“高峰铸银鼎,深谷拥玉座”是对上句“瑞雪自天堕”的承接,此时,诗人仍然在写山,写的却是飞雪封山的景色,诗人用“铸”和“拥”字,让高峰和深谷人格化,使画面充满了灵气和生气。诗人看似写景,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为西行受阻的焦虑置下伏笔。

第5句至第12句为第二层,写西行受阻的焦急心情。“策马不能行,山村徒枯坐。冰雪何时融,征程从此错”四句,是焦虑之情的真实流露。诗人面对雪峰深谷,不得不停下脚步,感叹除了在山村枯坐等待,没有别的办法了。“何时融”是诗人焦急心态的具体体现——诗人急盼冰雪融化,好及时上路,但眼前的冰雪太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消融啊!“何时融”与“从此错”相呼应,突出了诗人在西行受阻时的焦虑。诗人担心错过了奔赴延安开会的时机,让机会白白地浪费。“冰雪”看似与“征程”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因为飞雪和冰冻,阻碍了诗人前行的脚步,因此两者之间成为因果关系:前因是飞雪,后果是受阻。接下来六句,诗人的笔触由室外转到了室内,由白天转到了夜晚。“夜深”与“残灯”是诗人焦虑之情的层层显现,夜深人寂之时,诗人面对冰冷的墙壁,在摇曳的灯火下走来走去,让灯火与身影“摇摇影自和”,而灯火很暗,“残灯不成红”,窗外的飞雪一阵猛过一阵,将窗纸都“捅”破了。“不成红”既指灯盏破损,也寓指灯火的昏暗,是对“残灯”之意的进一步递进,说明光线非常地昏暗。一方面是室内光线的昏黄,一方面又是室外的呼呼飞雪,诗人用景色烘托出内心的焦虑,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当时气候的恶劣和诗人复杂的心理。

第三层为最后6句。“衾寒难入梦”是对第二层意思的转承,正是因为有了飞雪和冰冻的侵袭,才有了“衾寒难入梦”的真实感觉。“衾寒”一词,既有夜寒之意,也有被子单薄之实,一个冷,一个薄,诗人又怎能安心地入睡呢?但大雪封山,行不得,走不动,睡不着,于是就写诗,用诗言志。夜深人静,诗人有暇多用字数较少的韵脚来反复推敲,让诗句更为壮美。我们从“险韵诗自课”中,发现诗人的心情已开始平静,由焦灼变为开朗,诗人由白天的“徒枯坐”,到夜晚的“对墙壁”,直至“诗自课”,说明诗人的心态由阴转晴,在诗歌中陶冶自己的情操。诗人之前曾写了一首《过太行山书怀》的长诗,气势磅礴,荡气回肠,是一首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浩歌,诗人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浩歌赋太行,指的就是这首长诗。因为是长诗,诗人在表现手法上多用了铺排等手法,所以诗人谓之“赋太行”。“壮志不可夺”,可以说是陈毅同志一贯的革命乐观情怀,在长诗中都有体现。诗人当年赴法勤工俭学的途中,因得病险些客死他乡,但他咬牙拼了过来;在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中,曾被围困二十多天,写下绝笔《梅岭三章》,也挺了过来;眼前的大风、大雪,又怎能阻挡诗人前行的脚步呢?!诗人的壮志不可夺啊!最后两句,诗人豪情四溢:“歌罢祝天晓,一鞭汾河过。”诗人不畏困难、笑对人生的乐观情怀跃然纸上。我们从“一鞭汾河过”中,感受到诗人的兴奋之情发挥到了极致。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乐府歌辞的形式,写太行山西行阻雪的心路历程,脉络十分清晰,结构也十分严谨。诗人由景生情,先写因大雪受阻的枯坐,再写夜深人寂“难入梦”的焦虑,最后是“险韵诗自课”的写诗言志,最后是“浩歌赋太行,壮志不可夺。歌罢祝天晓,一鞭汾河过!”的豁然开朗。诗人借景抒情,状物书怀,突显了诗人向往延安、投入延安的急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