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咏三峡》诗词赏析

咏三峡

1959年11月

少小出三峡,风物昼夜看。

总嫌太狭窄,吴楚天地宽。弱冠去国日,如今四十年。

江山仍画里,人物已超前。蜀道真如天,江行万山间。

每到狭窄处,总破一重关。峨岷高万丈,夔巫锁西风。

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

注释:

风物——一个地方特有的风景。

吴楚——今指江苏、安徽、湖北一带。

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故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峨岷——峨眉山和岷山。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岷山在四川省中北部。

夔巫——夔,指夔门。巫,指巫山。在重庆、湖北两省市边境,长江穿流其中,成为巫峡。

赏析:

这是陈毅同志所写的咏三峡组诗,十分罕见。组诗由四首诗组成。整组诗叙事、抒情一气呵成。四首诗既可独立成章,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第一首叙事,写的是陈毅年仅7岁那年,陪父亲由四川赴湖北省利川县,路过三峡时的情景。1908年,陈毅的外祖父黄福钦获任湖北省利川县建南司“巡检”这一小官,要陈毅的父亲去帮办文书,并把外孙带一个去,于是陈毅随父亲去了湖北省利川县。两年后,即1910年,9岁的陈毅又随父亲返回成都。“少小出三峡”,写的就是那段经历。由于年少,当时的陈毅看到什么都觉得稀奇,两岸的景物当然是“昼夜看”了。由于三峡两岸绝壁高耸,重峦叠嶂,激流湍急,于是在陈毅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太狭窄”的深刻印象。“总嫌”二字,是印象的高度概括。出了三峡,到达湖北宜昌后,江面变宽,诗人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当然是“吴楚天地宽”了。“吴楚”所指的地方,大多是长江流经的地方,诗人用一个“宽”字和一个“窄”字,形成对比,把长江三峡的险峻凸显出来了。

第二首同样是叙事并抒情。上联所指为1919年,18岁的陈毅赴法国勤工俭学,从四川坐船去上海时,途经三峡的一段往事。“弱冠”,指20岁左右的年轻人。1919年,18岁的陈毅胸怀报国之志离开祖国去法国勤工俭学,如今已是1959年,整整40年。40年弹指一挥间,但往事依依、历历在目,不忍忘怀。诗人很自然地引出了下联:“江山仍画里,人物已超前。”这是诗人在借景抒情。大江两岸,群山滴翠,美丽依旧,只是诗人的朱颜已改,当年出国时,是一名不足20岁的小伙子,如今已到中年。“仍画里”与“已超前”形成强烈的对比,尽管风景依旧,但人非彼人,诗人由一名青涩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感叹岁月的无情:“江山仍画里”,但“人物已超前”啊!但诗人心中无憾,面对三峡的美景,心中有说不出的自豪。

第三首由前两首的叙事,转为直接写景。上联起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地势险峻,道路难走,加之大江横亘,似乎比上青天还要难。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让长江行走在万山之间,非常形象,也非常逼真。郦道元在《三峡》中写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可见三峡的大山是如此之多、如此之峻。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一市,含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两岸众山绵延,诗人用“江行”二字,让江水如人一般穿行在万山之间,使整个三峡的画面都充满了灵气。下联是对三峡的直接摹写。江流的狭窄之处,就是一重关。从上游夔门关到下游的南津关,途经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山高水窄,江流如箭一般直冲而下,江水如同万马飞腾,冲破关隘,勇往直前。诗人用“总破一重关”来写三峡之窄,非常形象和逼真。

第四首仍在写景,并借景抒情。上联写三峡长江上游的山。诗人所指的“峨岷”,是指峨眉山、岷山,它们均在四川省境内,巍峨挺拔。而夔门巫山如同一把巨锁,锁住了西行的大风。长江自西向东,夔门、巫山位于下游西陵峡的西边。临江的风当然谓之西风了。需要说明的,这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三峡的高峻;因山高、山众,所以西风很难穿行过来,一个“锁”字,曲尽其妙。诗人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借三峡的力量来讥讽西方社会的软弱。下联是抒怀,也是起兴。“江流关不住”,是诗人豪情的再一次流露:纵然你有雄关漫道,但奔涌的江流是关不住的!诗人接着写道:“众水尽朝东。”那浩浩荡荡的江水早已冲破重重关卡,一路奔涌至东方。诗人用比拟的手法,将江水寓指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事业,坚信一定会冲破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

这首诗用比兴的手法,将叙事、写景、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讴歌了三峡的壮美,揭示了革命道路上的艰难历程,赞美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的勇气,读后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