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过雪峰
1956年4月
昆仑雪峰送我行,唐古雪峰笑相迎。
唐古雪峰再相送,旭角雪峰又来迎。
七日七夜雪峰伴,不苦风砂乐晶莹。
同人举酒喜相贺,轻车已过最高层。
明日拉萨会亲友,汉藏一家叙别情。
注释:
昆仑——昆仑山。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之间,伸延至青海境内,长2500公里,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
唐古——唐古拉山。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北部与青海省边界处,东段为西藏与青海省的界山。与东部延伸接横断山脉的云岭和怒江。
旭角雪峰——它属念青唐古拉山山脉。(念青唐古拉山横贯西藏中东部,将西藏划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个区域。拉萨市位于该山脉的东南侧)。因积雪不化故称旭角雪峰。
风砂——被风卷起的砂粒。砂:细小的石粒。
赏析:
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开幕。事前,分工兼管民族宗教事务的陈毅副总理亲自任中央代表团团长,率车队前往祝贺。代表团正式成员57人,加上工作人员、司机、文艺工作者等计800余人。由于当时没有通航,他们只能坐火车先到兰州,再换乘汽车到青海省西宁市,然后由西宁市经1954年竣工的青藏公路进藏。从西宁至格尔木市,先后越过海拔3800米的橡皮山、海拔3680米的旺朶秀山、海拔3500米的脱土山,计长782公里。然后,由格尔木市至拉萨,先后越过海拔4600米的昆仑山、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海拔5320米的唐古拉山,全长1161公里。那么,从兰州到西宁,从西宁到格尔木,再由格尔木到拉萨、日喀则,总长就有2200公里了。陈毅同志一行于4月3日从西宁出发,于4月17日到达拉萨,于4月22日参加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
这首诗的前四句由“送我行”到“笑相迎”,由“再相送”到“又来迎”,诗人将其中的“七日七夜”高原雪山之行浓缩于笔端。中央代表团离开昆仑山后,进入青海与西藏交界的唐古拉山,此时的唐古拉山因高寒天气,山峰全部覆盖着积雪,诗人用“雪峰”指当时的环境,十分贴切。代表团一行继续前进,念青唐古拉山的旭角雪峰“又来迎”。诗人写的迎与送,其实深蕴着汉藏一家亲的浓浓真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西藏的气候,由于是高原,空气稀薄,日照时间短,故山峰的积雪终年不化,成为一个个形神兼备、大小各异的雪峰。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冰山雪峰的一送一迎、再送又迎的情景人性化,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七日七夜雪峰伴,不苦风砂乐晶莹”,是对前四句的转承。诗人一行于4月3日从西宁出发,到达拉萨是4月17日,整整14天时间,而非“七日七夜”,但我们从诗句中可以感知到,诗人所言的“七日七夜”,实际上是指离开昆仑山到旭角拉山期间行走的时间,那段山路两旁都是雪峰高耸,几乎看不到行人和一抹绿色;西藏高原空气稀薄,加之那条青藏公路上的风砂很大,而且诗人患有心脏病,路上的劳顿肯定辛苦,但诗人用“不苦”二字来倾吐心中的豪情;不仅如此,诗人觉得沿途的雪峰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晶莹,让人喜不自禁、目不暇接。诗中的“苦”与“乐”形成强烈的对比,将诗人一行急于到达西藏,传送党中央对西藏人民温暖的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人举酒喜相贺,轻车已过最高层”是倒装句,实际上是车队越过了山顶,到达山脚后,代表团成员按当地的风俗举杯庆贺了。诗人用“轻车”寓指车队,显示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其实,车上装载着不少送给西藏人民的礼物,包括种子等;庞大的车队其实一路来并不轻松。然而,代表团克服了高寒天气和风沙漫天的行路困难,终于越过了高原雪山,来到了山脚,离拉萨市其实很近了,诗人当然感到高兴啊!“同人举酒喜相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同人举酒”与“轻车已过”前后呼应,衔接紧密,不仅道出了行路的艰辛,而且表现出了到达宿营地后的激情。
尾联是全诗的总起,道出了此行的目的:“明日拉萨会亲友,汉藏一家叙别情。”汉藏自古一家亲,藏族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开幕,中央人民政府派汉族同胞前来庆贺共叙友情啊。诗人用“会亲友”与“叙别情”相呼应,将浓浓的汉藏之情涌入笔端,让人领悟到汉藏一家的真情是如同铁壁般牢不可破的。
这首诗的前三联用拟人化的手法,先后用“昆仑雪峰送我行,唐古雪峰笑相迎。唐古雪峰再相送,旭日雪峰又来迎。”等诗句,将高原雪山之行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第四联用倒装句,写越过最高峰后,来到山脚举杯庆贺的情景;最后用“会亲友”与“道别情”相呼应,道出了此行的目的,透溢出浓浓的藏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