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解连环》爱情诗词赏析

《周邦彦·解连环》爱情诗词原文与赏析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失恋男子的深婉细腻的感情。

起句“怨怀无托”,总摄全篇,抒写了词中主人公哀怨而又无所依托的失落感,为整首词奠定了幽怨怅婉的基调。紧接着“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两句,指出“怨怀无托”的缘由。下面便顺着主人公的意识流动,写“我”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缠绵往复的怨怀。词的上片,缅怀旧情。“信妙手”三句,用了齐后解连环的故事。《战国策·齐策六》:“秦昭王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 ‘齐多智,而解此环否? ’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锥椎破之,谢秦使曰: ‘谨以解矣。’”作者用这个典故,一则暗示女子负心,想方设法解除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关系,解释了人去音杳的原因;二是说明,双方的爱情关系纵然是结束了,然而,“我”对对方的爱恋之情仍未断绝。如同连环一样,往复连绵,象风雨虽住但云雾犹存。紧接着便集中笔墨,描写这种割不断的相思之情。“燕子楼空”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唐妓关盼盼的典故,不少诗人有感于关盼盼念旧爱而不嫁,挥毫作诗。如苏轼的《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云:“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空锁楼中燕。”周邦彦这里是借苏词的内容,来表达“我”对旧日恋人的怀念。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我”由于失恋,而又无法解脱,于是信步走进了情人住过的地方,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床弦索”,这些乐器曾给他们带来多少欢乐,很自然,“我”就会联想起往日两人弹奏吟唱的恩爱情景。可是,眼前的弦索,被厚厚的灰尘盖住了,就象把弦索锁住了一样。人久去了,爱失落了,“一床弦索”更增添了“我”的愁绪。离开这勾人旧情的楼阁吧。接着“我”到庭院中“想移根换叶”,料理一下花草。其中“移根换叶”含有开始下决心斩断情思之意。然而,满目又都是过去两人共同种下的红芍药,怎么忍心锄掉呢? 芍药,历来被看作爱情的象征。显然,“我”所珍惜的不仅仅是当初一同栽种的芍药,更重要的是爱情。一种欲爱不成,欲罢又不能的复杂内心,被刻画得极其细腻、生动。这种心里活动的展示,说明“我”对情人不是一般的睹物思人的怀念,而是含有一种割不断、分不开的深厚情意,在此,“我”的恋情,得到进一层的深化。

如果说怀旧还包括一些甜的成份的话,那么,离别则充满了苦涩、辛酸。下片宕开,分三个层次来描述离别的这种滋味。汀洲,是水边送别之地;杜若,是赠远行者之草。在这杜若香草长满汀洲的时候,想到对方随舟漂去,如今或许泊于岸曲,或许驶至海角天涯,总之,是越走越远了。但“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我”想送上一束杜若,以表相思之情,却又办不到,能不感到痛苦吗? 这是第一层。“谩记得”三句紧承上文,设想别后的情景。别后主要凭往来书信互通情愫,但上文的“信音辽邈”和杜若无所寄,已经说明他们之间感情破裂了,即使过去还有那么一两封往返音书,在今天看来也只是些毫无意义的“闲语闲言”,不如付之一炬,以免触物伤怀。“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是再度表示决绝的态度。然而,这是被动的,无可奈何的。这是第二层。无可奈何的决定是容易动摇的,所以,第三层笔头一转,又写起“我”在绝望中期待的复杂心情来。一方面,“我”希望两人的爱情象春回人间一样得到复苏,期待她能给“我”寄上一枝象征爱情的江南梅花,以慰相思。另一方面,“我”又很清楚,这只能是期望而已,“她”是永远地失去了。但“我”至死也不改初衷,今生今世即使面对鲜花美酒,也会忍不住为失去了“她”而落泪。以上对离情别绪的层层发掘说明:离别是痛苦的,离别后对方杳无音信更痛苦,在漫长的岁月中,毫无希望的苦苦等待则是苦上加苦。最后两句将笔锋收回,一切设想又回到现实,所有的情感又集中于“怨怀无托”,照应了篇首,进一步突出了“我”的痴情、忠厚,将诗情推向高潮。

整首词的内容与情感也如同一条连环,环环相扣,反复连绵。从楼阁写到庭院,又从汀洲写到旧居,从现实叙到往事,又从往事回到现实;描述的相思之情,似断非断,想断又不能断,断与不断之间,情感起伏,曲折委婉。叙事抒情处处围绕着离愁别恨。

周邦彦很善于用事和熔铸古典诗词的语言。短短的一首词中,就用了两个典故,并在红药、杜若、烧书、寄梅等处,巧妙地化用了《诗经》、《楚辞》、汉乐府和南朝乐府中的句意,丰富了词的境界和表现力量,体现了周词蕴藉含蓄的基本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