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踏莎行》爱情诗词赏析

《吴文英·踏莎行》爱情诗词原文与赏析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由人而感情,感情而入梦,这是生活中的常情。梦窗这首词,就描写了一种梦中瞬间的感觉,他用秾丽而又纤巧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带有某种梦幻色彩、若隐若现的佳人形象。她好象在云里雾中,但却不时地飘忽在我们的周围。词的上阕,就着重描绘一个朦胧的梦境,详细地描摹这位佳人的体态物饰:她佩缀着晶莹剔透的美玉,身上轻笼着华丽而又雅致的绢绡;轻摇香扇,一股淡淡的幽沁弥漫在她的身旁。佳人在香闺之中,作文赏画,结果连书画上也都沾惹上了她的残香。这里,词人用笔浓郁,他用重色描绘一位闺阁千金,她在那里倚扇而立。她的笑容呢? 她的哀乐呢? 词人没有直笔点描,但我们却能从这空虚而寂寞的闺房中感受到她的惆怅和孤凄,她的心境也许是悲凉的。唐宋词中很多篇幅都描写到红楼佳人的苦闷与愁情,如冯延已、柳永、秦观、欧阳修等人的词作中,就不时有这类少女的形象出现;即或被称为“豪放派”词人的辛弃疾,他的“元宵”词(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描写一位落寞佳人期待而不得的怅惘。可见,描写少女这种青春的寂寞虚虚,是当时词人所创作的共同的主题,而说到底,这又是当时社会大背景在文学中的投影。宋代是理学的集大成时代,朱熹、二程之类的理学家宣扬什么“男女授受不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它们就象套在青年男女头上的紧箍咒,紧紧束缚住青年男女跳动的热情,桎梏着他们心灵的升华。而理学对少女的压迫尤甚,少女们只好终日把自己禁锢在美丽而又精致的笼子里,在那里苦捱青春,等待着命运的裁决。接下两句,刻画出这位美丽少女的内心世界:“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厌愁鬟乱”。她把自己妆扮得美丽多姿:粉红的百折石榴裙,香草插在自己的双鬓间,使得众香环绕。其实,她的这种妆扮是她内心寂寥心绪的一种外延:正因为是无聊寂寞,才刻意精心地去打扮自己。然“女为悦己者容”,这样美丽倩影又有谁来赞美欣赏呢? 一个“空”字,一个“压”字,就叠现出她的这种得不到应有的情爱而产生的孤寂心情。这是一种拟人化的笔法,连终日伴随着她的“舞裙”、“艾枝”也都厌烦起这种无聊的生活来了,哪能不叫人愁闷忧郁呢!

词的下阕,转到现实中的“她”。“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可见梦醒之后,愁绪依旧。时间的消逝,照样磨抹不了她心头的忧郁。她甚至打量起她腕上新褪的瘢痕来了。可是她心头的伤痛呢?她心头的创伤又有谁来给她医治呢? 在词的结构上,这里看不出明显的过渡痕迹,但联系到主人公的情绪轨迹,联系到一脉相承的情感潜流,我们就可以知道;现实中的她已与梦中的情人叠合为一,梦中的佳人就是她自己的最好写照。那么,她怎么样才能从这样的心境中解脱出来? 词的结句作了回答:“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晚风穿叶,秋雨瑟瑟,一片岑寂孤清,正与她的心境相吻合。但她似乎多少感受到一种希冀,是企盼知音,还是渴盼情人的慰抚?词作没有明确作答,而是给我们留下一幅萧瑟凄艳的仕女秋怨图,凭你自己去揣度,猜想……

词评家评吴文英的词“下语太晦涩”,“寄情闲散,使人不能测其中之所有”,乃“诗家之李贺”,其中反映出梦窗词的一些特点。就这首词来说,难就难在词意的贯串上,也就是如何正确地审视视角的转换。于是,我们只好根据词人情绪的律动去体验文意,另外,这首词用笔纤秾,有时甚至有浓得化不开之感,但结句却是清灵精巧,以疏淡语收笔,多少冲淡了过浓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