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百齐《阮郎归》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潘百齐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向子谨

向子諲是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他坚持抗金,曾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率潭州(今湖南长沙)军民抵抗强大的金兵,后因上章反对与金使议和,忤秦桧意,被迫辞官,归隐林下十五年以终。他的“宏才伟绩,精忠大节”(胡寅《题酒边词》)颇受当时人们的嘉许。其《酒边词》中有不少忧国伤时、怀念故国之作。这首《阮郎归》就是一首优秀的作品之一。

发调从写景始:“江南江北雪漫漫”,一幅大江南北的大雪图展现在读者面前。由寒冷彻骨的茫茫大雪,作者情不自禁:“遥知易水寒”,靖康二年(1127),徽、钦二帝被掳北去,至今已近十年。二帝在漠北苦寒之地,定然备受虐待,忍受着难以言说的痛苦。“易水”,在河北,战国末年燕太子丹曾送荆轲于此,这里借指金兵统治之地。这里,表现了作者对蒙难二帝的深切怀念,又流露了满腔的悲愤。在封建时代,帝王与国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帝王被掠的耻辱,也是整个国家的耻辱。故作者写怀想二帝,实包蕴着更为深广的历史内涵。接着,词人由遥知易水寒,进而层层翻到遥望北方:“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极目眺望北方。但见阴云密布,关山重重。能够使作者“断肠”的伤心事太多了:二帝蒙尘,难以回还,沦陷河山,难以收复;故都乡上,难以再见;中原父老亲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两句极写内心之痛楚和悲愤。

下片换头三句:“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以极度的夸张和对比手法,写极度的愤恨,表现了国耻未雪的巨大悲痛。唐李贺诗云:“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汉乐府诗云:“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雪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天之会老,海之能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即使天会老,海能翻,要消除“此恨”——国耻家仇,真是难上加难。这是极度伤心之语。“可”、“能”二字与“难”字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最后两句:“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表达了作者切盼和怀疑的心情。靖康之耻至今已近十年,作者殷殷思君之心时刻不变。但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有许多智勇兼备的爱国将领,为什么不能收复故土,迎回二帝呢(“鸾辂”本为皇帝乘坐的车子,这里借指皇帝)?这难道不叫人颇费猜疑么?事实上,以宋高宗为首的南宋小朝廷,害怕抗金胜利,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高宗不思北图,二帝也无法南归。统治者为掩人耳目,有时派遣使臣去金国向二帝问候。据《宋史·高宗纪》载,高宗建炎三年(1129)五月,以洪皓为大金通问使;绍兴二年(1132)遣潘致尧为金国军前通问使;绍兴四年(1134)春正月,遣章谊等为金国通问使;绍兴五年(1135)五月,又遣何藓等奉使金国,通问二帝。但是,究竟二帝何时能还呢?作者写作此词的时间是高宗绍兴五年冬,当时,岳飞、韩世忠、吴玠等爱国将领屡败金军及伪“大齐”军,完全有力量收复中原,一雪靖康之耻,一消臣子之恨。但高宗、秦桧等屈辱求和,恢复大计终成泡影。所以,词的最后两句,除了殷切的盼望之外,仍是失望的哀鸣。

这首词感情深沉,感人至深。它表达了对故国故君的思念,反映了爱国志士内心的激愤。前人给予此词以极高评价。冯煦《蒿庵论词》云:“《阮郎归》一阕为二帝在北作也。眷恋旧君,与鹿虔扆之‘金锁重门’、谢克家之‘依依宫柳’,同一辞旨怨乱。不知寿皇(指宋高宗)见之,亦有慨于心否?宜为贼桧所嫉也。‘终是爱君’独一‘琼楼玉宇’之苏轼哉?彼以词骀宕不可为者,殆第见屯田、山谷诸作,而未见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