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锳 詹福瑞《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詹锳詹福瑞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来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今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高启

金陵,今南京市,是六朝建都处。雨花台,在今南京市中华门外的聚宝山上。从这里可远眺钟山,俯视长江和南京,向为登临胜地;亦为历代诗人感怀盛衰,吊古伤今之处。高启《金陵登雨花台望大江》,写于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不久的洪武初年。诗为金陵形胜、六朝兴废之迹引发,然却独辟蹊径,否定割据,歌颂统一。

本诗是长篇歌行,按其义脉可分三段。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写金陵山川形胜,展现其壮丽景象。“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二句写长江。描写群山东向的形势,也是为了烘托长江奔腾东泻的气势。汹涌的长江,从万山之中夺路而出,奔腾咆哮流向东方。两岸群山,似为大江夺人的气势所携迫,一如浩浩荡荡的巨浪随长江绵延东逝。诗之开端,写大江东去的气象,神完气旺,境界阔大,声势逼人。起调不凡,接下去也良非易事。然而诗人真堪称写景的大手笔,他让长江领尽风流之后,却于渺渺众山之中,为独秀其上的钟山浓彩重墨地挥上一笔:“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东北,山势由东而西,与群山恰成反势。“欲破巨浪乘长风”,系点化《宋书·宗悫传》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语而来。这里用以形容钟山形势,实起化静为动的作用。“巨浪”,既是实指也是虚拟。它实指长江,虚拟两岸群山之势。长江携迫群山东向,而钟山却象一条乘风破浪的巨龙,蜿蜒上溯,与东去的长江势不两立。诗到此处已经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逼出下面的议论:“江山相雄不相让,形势争夸天下壮。”大江携裹万山东趋,钟山独昂首西向。这就形成了钟山与长江争雄夸胜、互不相让的雄奇气象。山水互相争秀的局面,使金陵成为天下的壮观。这两句议论,是四句景语的自然延伸,也是金陵形势极有力、极有人性特征的概括。写到金陵气象,诗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历史上的一出闹剧:秦代,有望气者说金陵有天子之气。秦始皇即于金陵各处埋下宝物以镇之。(见《太平御览》卷八百零三引《胡综别传》)“秦皇”二句即指此。“瘗(yì)”,埋也。“王”,读wàng,通“旺”,秦始皇想要镇住天子气,徒埋黄金于钟山。然而金陵江山争胜的形势岂能被人剥夺!时至今日,依然虎踞龙蟠,充郁着帝都之气。这两句诗,前句用一“空”字,对秦始皇的愚蠢行为极尽嘲讽;后句“至今王”,实写金陵帝都之气,又隐含了朱元璋建都金陵这一现实,都有比较丰厚的意蕴。

本诗的中间十二句,是怀古和咏史。“城南台”,即雨花台。诗人心情郁闷,要求得到解脱,所以乘一时酒兴登上金陵城南的雨花台。这时正是黄昏时分,荒烟落日奔赴诗人眼底。登高望远,本来就容易发思古之幽情,更何况眼前景象旷远迷茫,最容易感发人的历史回忆。于是乎,就在这荒远苍茫、深邃朦胧的背景上叠映出一幕幕王朝兴灭的史剧。六代王朝,如同匆匆过客,来而复去,给诗人留下了几多感慨,几多思索。“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一带。战国时楚国于此建金陵城,三国时孙权重筑,改名石头城。“黄旗入洛”,事见《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注引《江表传》:刁玄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吴将统一天下。孙皓信之。遂带领王室及后宫千人北上洛阳。中途遇雪受阻,士兵不堪其苦,扬言倒戈,孙皓被迫返回。太康元年(280),晋伐吴,孙皓降,举家迁洛阳。“铁锁横江”,见《晋书·王濬传》:太康元年,晋龙骧将军王濬率水军自益州东下攻吴。吴于长江险要处设铁锁横断江面,又在水中暗放铁锥,企图阻止晋军东进。濬以木筏扫除铁锥,纵火烧熔铁链,终灭吴。从地理环境上讲,金陵有水阔城坚之固,千军万马也难以攻克。然而所谓“黄旗紫盖”的预兆,未能给孙皓带来称王天下的吉祥:铁锁横江的天险,也终于阻挡不了西晋战舰的东下。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王朝先后匆匆消逝,昔日的宫阙都已荒草凄凄,触目萧条。历史是残酷的,然而历史也最公正。诗人站在历史的陈迹前沉思,并以犀利的历史家的眼光,揭示出六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这些短命王朝建都金陵,都是想凭据天险,割据一方,没有统一华夏的宏图大举。所以短命,所以被历史淘汰。在这一段里,诗人一边陈述历史,一边连连设问,以不可驳逆的气势,推倒了王气的虚妄、凭恃天险的梦幻。从而证明只有统一天下,才能保住胜利的成果,不致使战血白流。

诗的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前为怀古,此为颂今。如果说第二部分是怀古以批判割据的话,那么这一部分则回到现实来赞美朱元璋统一祖国的功业。“圣人起南国”,指朱元璋起兵濠州(今安徽凤阳)事。“事休息”,从事休养生息。朱元璋平定天下后,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政策。“事休息”,即指此等事而言。这四句诗以满腔热情赞美了朱元璋平定战乱,统一全国的业绩。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希望祖国永远大一统,不再出见分裂和战乱局面的思想感情。正因为这样,此诗方能独树一帜于同类题材的诗歌作品中。有人认为,结句似颂扬,实为讥刺朱元璋建都金陵之非。这样讲,无论从诗的义脉和诗的情调来看,都不顺畅,不足取。

古来歌颂金陵的诗,多以凭吊六朝为主旋律。所以取景狭小,往往以宫阙楼观,花草虫鸟入诗,情感亦哀惋苍凉。同类题材中,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可说是境界比较阔大雄浑的了。但是结句“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留给读者多少感伤与悲凉!高启此诗深受刘诗影响。然而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高启诗中自有自己的“精神意象”。他怀古是为了颂今,以颂今为主旋律。所以描绘祖国山河,雄奇壮丽;歌颂统一,热情洋溢。整首诗大开大阖,波澜壮阔,诗风豪迈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