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企明《明妃曲》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吴企明

明妃初出汉宫时, 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 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 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 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 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 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 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安石

明妃,即王嫱,字昭君,汉元帝时她被选入宫,数年,不得召见,积悲聚怨。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汉朝求和亲,昭君自己请求远嫁匈奴。她对发展汉朝和匈奴的和好关系,曾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晋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又称明妃。昭君出塞的故事,是历代骚人墨客热衷的题材内容,题咏她的诗词作品很多。王安石这两首《明妃曲》,却能别出新意,有很深的寄托,凄婉动人,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宋代的著名诗人欧阳修、梅尧臣、司马光等,都纷纷属和此诗,可见它影响很大。原作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全诗凡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平仄韵间押,分成四个层次。诗的第一层次四句,从王昭君“初出汉宫时”着笔,着意刻划她刚离汉宫时惹人爱怜的形貌神态。“泪湿春风鬓脚垂”句,写昭君泪落满面,鬓发低垂。春风,借指昭君的面庞,语出杜甫《咏怀古迹》:“画图省识春风面”。“低徊”两句,是说昭君徘徊迟疑不前,回头瞧着自己的身影,容颜愁惨。她的这种神态,使得汉元帝刘奭(shì)一见倾心,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无颜色,脸上失色,即脸色苍白。这两句诗意,出自《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丰容靓饰,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欲留之,而难于失信。”荆公将这段史事写成精炼的诗句,声情摇曳,十分感人。

“归来却怪”四句,是诗的第二层次,描写元帝后悔将昭君远嫁匈奴,因而迁怒于画家。“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两句倒卷。正因为昭君貌美,汉元帝平生从未见到过,所以他归宫后责怪画家。丹青,是中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后代用作画的代称。丹青手,即画家。汉元帝是如何责怪画家的?《后汉书·南匈奴传》并未道及,但在《西京杂记》里却有极为详细的记载,元帝时,后宫宫女极多,元帝派画工图形,按图召见。宫女都以金银赂画工,独独昭君不肯出金银,画工图其形,不符合她的真实容貌,所以她不能受召见。到昭君离宫远嫁时,元帝才发见她的容貌为后宫第一,很后悔,于是“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同日弃市。”王安石却从《西京杂记》这则传说故事中,翻出新意,说“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诗人认为美人动人的神情、姿态,从来是画不出来的,当日画工毛延寿被杀,实在是无辜的。

“一去心知”以下四句,为诗的第三层次,诗句遥承第一层次,描写昭君离开汉宫到沙漠后怀念故国的深情厚意。“一去心知更不归”句,写昭君的内心活动,“可怜着尽汉宫衣”句,写昭君的具体行动。昭君明知此去再也不能归家,所以她常常穿着随身带去的汉宫衣裳,以寄托她不忘故国的一片深情,时间一长,可惜带去的汉宫衣已经着完穿尽。“寄声欲问”两句,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抒写昭君的爱国情思。昭君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故国的亲人,但是路遥万里,音信阻隔,“只有年年鸿雁飞”,大雁能飞到南方,真想托它们捎个信,问问家乡的情况。塞南,边塞以南的汉朝疆域,代指昭君的家乡。

最后四句,诗意直承“寄声欲问塞南事”,借着“家人”传话的口吻,劝慰昭君安心在匈奴生活,不要惦念家乡亲人,并告慰她:“你没有看到陈皇后被关在近在咫尺的长门宫里吗?人生失意到处都一样,是不分南北的。”毡城,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本诗指匈奴的宫廷。长门,汉代宫名,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失宠后被幽闭在长门宫。全诗巧用典故,突出题旨,除了深深同情昭君的不幸遭遇,颂扬昭君的爱国精神以外,还含蓄地指责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罪过,因而托意甚高,黄庭坚以为此诗“词意深尽,无遗恨矣。”(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引黄庭坚跋语)前代诗人题咏昭君出塞故事,大都借题立论,各有寄托,王安石的这首诗,是很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