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三十五》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爱国诗词鉴赏《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三十五》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 磨灭成尘埃。

【注释】 ①贵公子: 出身富贵家庭的子弟。②蒿莱: 野生的杂草,引申为草野之间,比喻自己未入仕途时。③驰: 驱马追逐。丁零塞: 指当时丁零族居住的地方,在今之西伯利亚叶塞河上游,唐朝曾设丁零州。丁零,我国古代西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单(chan) 于:古代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单于台: 《汉书·武帝纪》:“帝出长城,北望单于台。” 台的故址在今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部,是匈奴聚会、首领发布命令的地方。④悠:此字有忧虑、绵长双重意思。⑤祸: 指历史上民族间的冲突和战争带来的不幸灾难。

【鉴赏】 《感遇》共三十八首,是陈子昂感慨身世和时政的组诗,在诗人一生所作一百二十七首诗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许多佳篇名句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和传诵。

据史书记载,唐睿宗文明元年至武则天垂拱三年 (684—687) 间,突厥人侵扰唐朝西北边境,陈子昂于垂拱二年 (686) 随乔知之北征,亲眼目睹了那里的政治、军事形势,归来后即向武则天呈上了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 和 《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三条》等书表,揭露边塞上 “主将不选,士卒不练”,“故临阵对寇,未尝不先自溃散,遂使夷狄乘利” 等实情,发出了 “匈奴不灭,中国未可安卧” 的慨叹。在规谏皇帝的同时,陈子昂还写下多首表达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诗作,此诗为其一。

起首两句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诗人开门见山地讲述了自己的出身和性格。出身于富豪家庭,却不是纨绔子弟,诗人在 《谏政理书》 中自述: “少好三皇五帝霸王之经,历观丘坟,旁览代史,原其政理,察其兴亡……臣每在山谷,有愿朝廷,帝恐后代而不得见也。”这既表明诗人少年时就立志成才、发奋学习,更说明诗人早有报效祖国、成就大业的宏远志向。第三、四句则进一步明确表达了这种胸怀志向和行动: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翻检史书得知: 诗人在文明元年(684) 春季中进士后,听闻武则天想把死于洛阳的唐高宗迁到长安安葬,而当时长安一带正闹饥荒,于是他即呈上《谏灵驾入京书》予以谏阻。武则天赏识他的见解和耿直,赐官麟台正字,后做右拾遗,侍从规谏皇帝,所以诗人是盼望能匡时济世,感君报国的。而如今,国家有难,边疆动乱,诗人迅即 “拔剑起”,随时准备以身相许。“拔”、“起”两个动词,极具动感,显示出诗人的勃勃英姿。“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陈述了诗人此次戎马倥偬、驰骋边疆的出征行动。出征虽仅半年,地域也仅限于今之陕西甘肃几地,然突厥叛乱造成的危急态势已印于诗人眼底,刻于诗人心间。此两句并不拘泥于实际的出征路线,“丁零塞” 和” “单于台”是泛指祖国北方关隘要塞、广袤疆土,而“西驰”、“北上” 互文,勾勒出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富于牺牲精神的英雄身影。第七句“登山见千里”从空间角度,一方面看到大好的河山,一方面又发现守备无力。第八句“怀古心悠哉”从时间角度,由眼底所见现实反思历史,心情更为沉重。因为陈子昂在《为乔补阙论突厥表》 中曾忆及历代边疆动乱的状况,寻找出因由,并慨叹“匈奴为中国之患,自上代所苦久矣!”此次他登高远眺,便想到外族侵扰的历史,阵阵爱国报国的激情涌出心田,并以更为激越、强烈的反问句式感慨: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直译为: 谁说历代的灾难祸患没有被人们忘记?岁月已经把它们磨成了尘埃,化为了乌有。实际上是正话反说,诗人以不可遏止的真实感情,既忠告众国民,更警谏当权者: 历史的灾难万万不能重现,镇守边防、保卫国家、维护安宁是举国上下的当务之急。

此诗由叙事人笔,经议论而至抒情,转换自如。每两句间的承启上,有逻辑的连接,而全诗有感情的主线贯串,二者相互依存,逐层深化。

文章作者:宋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