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黄兴·咏鹰》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独立雄无敌,长空万里风。
可怜此豪杰,岂肯困樊笼!
一去渡沧海,高扬摩碧穹。
秋深霜肃气,木落万山空。
【鉴赏】 《咏鹰》写于1909年秋。当时作者受孙中山的重托,去香港建立同盟会南方支部,以策划广州的新军起义。诗的开头,他就以独立无敌、叱咤风云的雄鹰自喻,表达他雄心勃勃,为国立功的心情。虽无一 “鹰”字,而“鹰”的形象却跃然纸上,而作者的英雄形象也随之亮相于读者之前。在这里,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可怜此豪杰,岂肯困樊笼!”这里的 “此豪杰” 即首联中人格化了的鹰被作者喻为鸟中豪杰,形象、确切。鹰既能搏击长空,翱翔万里,又岂肯久困樊笼?这一反问,更增强了被困者的愤慨气氛。有人认为 “可怜” 一词太消沉,其实这里的 “怜”,乃惋惜之意,鹰困樊笼亦即英雄受困,壮志未酬,谁不为之扼腕?其情由惜而怨,怨而怒,怒而奋起反抗。由此可见,“可怜”实乃火山爆发前夕的征兆。正因为如此,所以紧接着写下第三联: “一去渡沧海,高扬摩碧穹。”这一联的脉络是承接上联而来的。压迫愈重,反抗愈烈,这很合乎自然的法则。诗的第二联对不肯困樊笼的必然性作出了肯定,因而在这联顺理成章地展示了雄鹰施展雄心壮志的广阔蓝图: 一旦冲破樊笼,就渡海高飞,直搏云天。真是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的写照,也就借此表达了作者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此诗通过一、二、三联对鹰的神形兼备的描述,一个满怀革命豪情,即将披挂上阵,一展平生怀抱的英雄形象已呼之欲出,接下来似乎就应以鹰的拿云捉月来象征革命领袖改天换地的业绩。然而,作者却笔锋急转直下,描绘出一幅秋冬之际,西风肃杀,落木萧萧,万山空寂的萧条景象——“深秋霜肃气,木落万山空!”有人认为: “尾联意气消沉,连接一、二、三联的意境,未免有虎头鼠尾之嫌。其实不然。季节有春夏秋冬之序,革命浪潮有高低起伏之期,都是客观规律。这首诗的写作时期,是1909年的 “秋天”,西风肃杀,万木凋零,正是自然界秋天的景象,这景象也正是写作时革命面临的残酷现实: 清王朝对革命加紧镇压,革命屡遭挫折。这一联正符合写作的时代背景。何况当时黄兴的香港之行,真乃受命于危难之秋,如果不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严峻的现实,而说成 “形势大好”,其严重后果: 不是因 “有恃无恐”而削弱了破釜沉舟的斗志,便是因缺乏心理准备而临危失措。作者多年的戎马生涯,使他深深懂得了“哀兵必胜” 的道理,故在尾联对即将展翅高飞的神鹰提出了有益的告诫。
作者通过咏鹰,表达了一个革命领袖对国家民族的一往情深,今天见其诗如见其人,犹令人肃然起敬。从诗艺来看,多种修辞手法和传统诗词格律对律诗的叶韵、对仗等严格要求,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鹰诗,真不愧是传统诗词中 “咏物抒怀” 的佳作。
文章作者:符乃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