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平策《“狐仙”择偶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 仪平策

短篇小说。作者赵本夫。发表于《雨花》1981年第9期。它描叙的是一个年轻的农村寡妇在众多的追求者面前洁身自尊并终于找到意中人的故事。“狐仙”是穷村里“钢枪排”的光棍汉们给年轻寡妇黑嫂起的外号。她十八岁那年嫁给聪明漂亮的白面书生玉泉。可结婚那天才发现,玉泉竟是一个爱攀高枝的没骨气的男人。第二年玉泉起来造反,第三年在一次武斗中被人打死了。面对欠下的债务和瞎眼的婆婆,热情善良的黑嫂没有离去。于是,村里四十多个光棍汉们便以各自的方式向她表示爱慕和献上殷勤,有的无赖干脆动手动脚起来。她为了保护自己,除和求婚者们虚以委蛇外,就和左邻支书家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小伙子们不敢纠缠她了,但闲言冷目也朝她扑来,她气恼而不分辩。她需要的正是这种社会效果。然而,她在抵御着支书的邪念的同时,也在暗暗地观察和选择着自己的意中人。她右邻老弯是个看来傻里傻气的光棍汉。他从不纠缠黑嫂,并鄙视甚至仇恨黑嫂巴结支书的行为。他分的粮从来不够吃,却拒绝一切救济。他自己开了三亩荒地,结果被押着全县示众,回来后,竟发现锅里有菜有饭。有一次病倒了,竟有一股清凉的水流进干渴的口里。他看清了帮助他的人正是黑嫂。这位和玉泉很不同的憨直、本份、有骨气的庄稼人幸运地赢得了黑嫂的心。村里实行责任制那年,他们终于结了婚。小说表现了贫穷农村里青年妇女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美好追求。描写立足生活,真实自然;语言幽默生动,引人入胜。作品发表后反响强烈。否定者认为,小说描写过于庸俗低级,丑化了广大青年农民和农村形势,充满自然主义色彩,因而是“不真实”的。肯定者认为,小说通过爱情描写,表现了比爱情更重要的社会问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作者赵本夫说,小说主旨一在表现农民历史命运的变化,二在表现一个女人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艰苦和屈辱中求生、求爱。作品曾获1982年“雨花”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