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陶潜·腹瘕病
亦题《马尿消瘕》。东晋志怪小说。陶潜撰。原载《搜神后记》卷三。《太平御览》卷七四三、《太平广记》卷二一八皆引载。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选录。这是古代一则关于治疗疑难病症的传说。腹瘕(jiǎ)病,腹中有虫之疾。《山海经·南山经》:“佩之无瘕疾。”郭璞注:“瘕,虫病也。”《御览》引作“心瘕病”。本篇叙写:从前有一人与家奴同时得了一种腹瘕病,百治不愈。家奴死后,剖腹一看,有一赤眼白鳖。试用各种毒药浇灌,并把毒药放进鳖口,但却没有任何损伤。于是把鳖拴在床脚上。忽然有一客人来看此鳖,乘一白马,恰好马尿溅到鳖身上,鳖惶恐避尿,因拴着跑不动,于是缩头藏足,病者见此情状,对他儿子说自己有救了。立即取白马尿浇在鳖身上,一会儿就变成了一滩水。病者随之也喝了一升多马尿,病豁然痊愈。小说通过马尿治腹瘕全过程的叙写,表现了古人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真实地反映了病魔给当时人们带来的困扰和灾难。作品构想奇异,虚实相生。腹中有鳖作祟,马尿消之,这是小说家的虚构。但作者把马尿化鳖的全部过程写得颇为具体可信。这样以实写虚,既体现了志怪的虚幻特色,又符合艺术的真实原则,同时也有一定的生活认识价值。小说文笔生动,描写细腻,特别是对鳖这一物象的刻画,可谓力透纸背。那白体赤眼的外形,服毒无损的安然之态,偶遇马尿的惊慌,欲跑不得的无奈,缩头藏足的窘怯,都跃然纸上。此事亦载《志怪》(《太平御览》卷九三二引录),但不及本文丰腴。《太平广记》卷二一八引载《志怪》中华佗治心腹瘕病事,亦此类,《搜神后记》卷三《蕨茎化蛇》所记郗鉴之甲士吐蕨茎;《斛二瘕》所记桓宣武之督将吐牛肚状物,都是关于腹瘕病的异闻。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本篇所说的腹瘕病,是一种腹内结块、散聚无常、痛无定处的疾病。腹中有白鳖,以马溺疗之,可能是古代的一种“验方”,所以此后的某些中医书上以及小说上则出现以白马尿治病的说法。这究竟有无科学根据,尚待医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