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王琰·犍陀勒》简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王琰·犍陀勒

南朝梁志怪小说。王琰撰。原载《冥祥记》。《法苑珠林》卷八十二引载。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录。作品叙述:晋时犍陀勒,不知何地人。曾游洛阳,周历数年。世人虽敬其风操,而莫能测其功德之高。后来,他对人说:“盘鸱山中有古塔寺,若能修建,其福无量。”众人许之,与俱入山。既到目的地,唯有草木深芜,莫知其朕。勒指示说:“此是寺基也。”众试掘之,果得塔下石础。又指出讲堂、僧房、井灶等遗址。开凿寻求,皆如其言。于是世人始疑其异。寺既修成,勒为僧主。此寺离洛阳百里。每朝至洛,赴会听讲毕,辄乞油一钵,擎之还寺。虽复去来早晚,未曾失中哺之期。有人能日行数百里,欲随而验之,乃与俱。此人驰而不及;勒顾笑曰:“汝执吾袈裟,可以不倦。”既持衣后,不及移晷,便已至寺。其人休息数日乃还,方悟其为神人。后不知勒之所终。小说表现了僧人勒的高行神迹,使人们对佛门惊慕崇拜,信奉不疑。作品善抓典型片段,通过对比,来对人物进行刻画。指示众人修复古塔寺,赴洛百里一来一回不过中哺时,其神奇的超人行迹,写来生动具体,不能不使读者叹服。《高僧传》亦载有此故事,而文字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