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博士备论》的主要内容,《何博士备论》导读

《何博士备论》的主要内容,《何博士备论》导读

《何博士备论》是主要论述中国历史上战略问题的古代兵书。原名 《备论》。北宋何去非著。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最早著录。《宋史·艺文志》称“《备论》十四卷”。今本仅编为1或2卷。现存明穴砚斋抄本,清嘉庆十五年(1810)刊本、嘉庆十六年(1811)留香室刊本、光绪元年(1875)湖北崇文书局刊本、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本,另有清抄本和 《四库全书》本。《指海》、《长恩书室丛书》、《半亩园丛书》、《丛书集成初编》也均有刻本或影印本。在海外,有日本据《浦城遗书》 本的重刊本和英文译本。

何去非(生卒年不详)。字正通,北宋浦城(今属福建建宁)人。他学问该博。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见其对策词理优赡,长于论兵,特用为右班殿直武学教授,参预编辑《武经七书》,后迁博士,并曾出任过徐州州学教授、富阳县令和沧州通判等职。时人称“其所著述,材力有余,识度高远。”除 《备论》外,还著有 《司马法讲议》、《三略讲义》等。

该书原为28篇,传世者多为26篇,清黄廷鉴校并跋之抄本为27篇。篇目为:《六国论》、《秦论》、《楚汉论》、《晁错论》、《汉武帝论》、《李广论》、《李陵论》、《霍去病论》、《刘伯升论》、《汉光武论》、《邓禹论》、《魏论上》、《魏论下》、《司马仲达论》、《邓艾论》、《吴论》、《蜀论》、《陆机论》、《晋论上》、《晋论下》、《苻坚论上》、《苻坚论下》、《宋武帝论》、《杨素论》、《唐论》、《郭崇韬论》、《五代论》,共约2万字。

该书对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战略形势和政治家、军事家用兵之道及其得失加以评论,从战略的高度,用寓事于理和论从史出的写作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该书独有的特色。如,对战国的形势,作者站在六国的角度,认为 “纵合则安,横成则危,必然之势也。”而秦国正是成功地实施了连横战略,才能在兼并战争中保持不败,并最终各个击破,统一了中国。特别是作者善于运用战例、史实,前后联系、比较、说明用 “智”(即正确的战略)的原理,通过战国时六国之亡,指出应以“自战其所可亲,而忘其所可仇”为鉴,论证了要认清主要敌人的问题;又以晋灭吴,刘濞之所以败为例证,指出要分明攻防的主次方向;还以霍去病击匈奴,韩信、曹操“出奇应变”,多谋善断从而取胜的战例,强调灵活用兵问题。《备论》还初步探讨了战略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兵以义举而以智克。”此外,在某些篇章中还阐述了作者的战争观,如,“兵有所必用,虽虞舜、太王之不欲,因常举之。有所不必用,虽蚩尤、秦王之不厌,固当戢之。”即是说对战争应当一分为二。对于军队建设问题,该书也有一些论述。

该书成后即得到当时人的好评。苏轼认为“其论历代所以废兴、成败,皆出人意表,有补于世。”他还特地推荐《备论》与执政者考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文雄快踔厉,风发泉涌”。于今而论,该书对研究我国古代战略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可借鉴之处,在军事学术史上有重要价值。然而,系统研究该书的论著不多见。1989年,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贡安南的 《何博士备论译注》,对该书作了详细的注释,并译成现代汉语,同时附录有《苏轼荐状》等文献,为全面探讨该书、认识其作者,做了十分有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