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通志》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清通志》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原名《皇朝通志》,清亡后通用此名。是《续通志》的续编,仿《通志》体史书。清乾隆朝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凡126卷,记清初至乾隆时期的制度,体例与《续通志》相同之处是同样缺世家、年谱;不同之处是连本纪、列传也没有,只有二十略。起讫年代与《清通典》相同。二十略名称也与《通志》、《续通志》同。有氏族10卷,六书3卷,七音4卷,天文6卷,地理8卷,都邑4卷,礼12卷,谥法8卷,器服6卷,乐2卷,职官8卷,选举3卷,刑法6卷,食货16卷,艺文8卷,校雠8卷,图谱2卷,金石7卷,灾祥3卷,昆虫草木2卷。卷首有《凡例》12则。细目及内容均有所增减。如《都邑略》、《金石略》,较郑略略为删简;《艺文略》、《校雠略》,较郑略多所删并;《六书略》记有满、蒙、回等多种文字;《七音略》以汉满梵音翻切配合十二谱。比郑略增加了一些新内容。该书对清开国至乾隆典制,条分缕析,端委详略,使稽古者可以按类而考。此书的不足之处是,除氏族、六书、七音、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各略以外,其余与《续通典》相重复的颇多。通行有1937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之《十通》合刊本,影印1册。此书是研究清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