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学史(上卷)》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白话文学史(上卷)》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胡适(1891~1962)著。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发起人之一,最先倡导文学革命,是白话取代文言的第一人。本书1928年6月上海新月书店初版,至1933年2月印行6版,1985年岳麓书社影印重刊。全书分两编共16章。第一编唐以前,10章。第二编唐朝上,6章。从汉代民歌写起,到中唐白居易元稹止。作者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的白话文学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对文学领域里的白话文学均有阐述,较为详尽地提出白话代替文言的理论依据,新见迭出,使此书成为当代学术名著之一。作者提出,“白话文学史,即是中国文学史”。“古代《诗经》就是当时的白话文学。”由于历史的发展,古今的变革,语言不断进化。因此今天人们看到的质朴生动的古文言,实际上是过去人们的口语。作者提出古文在汉武帝时代即已死亡,白话文学就已开始。“这一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是古文文学的末路史,是白话文学的发达史”,白话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热闹,最富于创造性,最可以代表时代的文学史”。作者论证了“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的观点,劳动人民的歌舞弹唱、说书,都是对文学新形式与新风格的创造。作者例举了“国风”、“九歌”、“乐府”、词、曲,小说都来自民间的史实。书中论述多举实例,援引原作,“故这部书还可以算是一部中国文学名著选本。”由于此书在排印时又陆续发现新材料,作者不惮其烦,在每章之后补加后记,成书后新得材料,则在正误表里加以改正。作者曾计划再写中、下两卷,但终未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