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山人精华录》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渔洋山人精华录》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清王士禛撰。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死后因避清世宗胤禛讳,为改名士祯。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顺治十二年进士。从做扬州推官起,历任翰林院侍读和侍讲学士,直至刑部尚书。王士禛是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主盟文坛达数十年之久。他的主要成就是诗。他论诗,渊源于唐司空图“自然、含蓄”和宋严羽“妙悟、兴趣”之说,提出神韵是诗的最高境界,主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意境,也就是要求诗歌必须含蓄,要用烘托的笔法,通过形象表现,不须作者直接说明旨意或评论道理,而是让读者心领神会,方才趣味盎然。他的诗,实践了他的诗歌理论,境界缥缈淡远,意味空灵含蓄。所作多是纪游写景诗、怀古诗、赠答诗、咏物诗等,还有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诗;反映人民生产劳动和艰辛悲苦的篇章较少。王士禛也善于填词,各体散文也写得很出色。王士禛的著作很多,康熙年间有两种全集本,即吴郡沂泳堂刊行的《渔洋山人著述》38种和程哲刻本《带经堂集》92卷。《渔洋山人精华录》是王士禛自己编选的诗集,共10卷,包括古体诗4卷,今体诗6卷。除康熙39年原刻本外,后来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万有文库》排印本。注释本有雍正间金荣撰《渔洋山人精华录笺注》和乾隆间惠栋撰《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后者注释较为详备,有《四部备要》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