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飘流记》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鲁滨逊飘流记》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发表于1719年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小说受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经历启发,以回忆录的形式写成。作品发表后,受到热烈欢迎,到19世纪末各种不同的版本、译作甚至仿作已不下700版。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方原的中译本。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英国,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厌恶平凡的生活,3次出海远航并在巴西购置了庄园。后在海上遇难,只身流落荒岛。他利用沉船上的物品,战胜了最初的困难,在岛上定居过着渔猎生活,并不断地扩充自己的事业。他种植谷物,制造陶,器,开牧场,建住房。以坚强的意志,战胜种种困难,改善了自已的饮食和居住条件,通过艰苦的劳动,成为自然的主人。经过24年的孤独生活,鲁滨逊救了一个野人部族的俘虏,取名“星期五”,做为自己的仆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帮助一位被劫持的船长夺回商船,一同归国。鲁滨逊临行前将劫船暴徒安置在岛上,其后,又回岛看望。在他的安排下,岛上居民有所发展,鲁滨逊将岛上的土地分给每人一份,自已则成为岛上领土的所有者和全权统治者。小说文体简朴、明晰,语句通俗、浅显,作为英国文学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作品塑造了世界文学中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主人公体现出的实利主义原则,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特别是作品对劳动的赞美和颂扬人与自然斗争的胜利,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