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指南》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清真指南》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中国伊斯兰教著作。10卷。清初马注撰。马注(1640~1711),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学者。字文炳,号仲修。云南金齿(今保山)人,回族,自称穆罕默德后裔。幼年孤苦,曾任南明永历帝的中书及锦衣侍御,后避隐教读,笔耕自膳,专攻佛书。1665年结识滇中名士观五何,从此“文益修,学益进,弟子益盛”。1668年离滇赴京,爱清宗室召见。回滇后向弟子讲授“心性之学”。清康熙八年至二十三年(1669~1684)间,撰辑《清真指南》。受各地伊斯兰教徒尊敬,被誉为“仲翁马老师”。尚有文集《经权》、《樗樵》。

《清真指南》全书约10余万言,前8卷是正编,后两卷是附录。卷1是序说,卷8是杂论。主要内容集中在2至7卷。作者自称,鉴于“儒习罔闻”,“正教久湮,异端左道,眩惑人心,著为是集,经号指南”。主要内容是“晰诸教异同之理,阐幽明生死之说,上穷造化,中尽修身,未言后世”。书前有《指南叙》和《遗珠序》两文,别有见解。作者通过论述、推理、答客问等方式,阐发伊斯兰教教义要旨、苏非主义哲学及修身原理,分门别类,又相联系,颇具特色。作者自称坚持“有者不能隐,无者不能增,贤者不敢贬,不肖者不敢誉”的原则,希望“天下后世之有眼、有耳、有舌、有心、有身之人”都能“共睹、共听、共言、共思、共行”。该书除宣传教义外,还倡导“敬慎修身”。

清代,此书流行较广的有成都刊本和广州刊本。刊行前后,各地穆斯林转辗传抄、捐资翻印,亦常被选为经堂教学的课本,对中国穆斯林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