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奥古斯丁是古代基督教主要作家之一,基督教神学的大师。他的思想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中都有极深远的影响。本书也可作为奥古斯丁的自传看,书中不仅记述了他的思想转变经过,也表达了他对重大神学问题和哲学问题的看法。本书中文本根据巴黎“文学”出版公司1926年版译出,商务印书馆1963年出版,1981年第2次印刷。《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es”,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作者本来着重后一层含义,即叙述一生所蒙天主的恩泽,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世人一般注重了前一层含义,因此我国过去都称此书为“忏悔录”,在欧洲“忏悔录”已成为自传的另一名称。本书共13卷,以内容而言,分为两部分,卷1至9卷,是记述作者出生至33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10至卷13,是写作者写此书时的情况。本书写成的年代大约为公元400年左右。第1卷,除歌颂天主内容外,记述初生至15岁的事迹。第2、3卷记述青年时期及在迦太基求学时的生活。第4、5卷记述赴米兰前的教书生涯。第6、7卷记述思想转变过程,第8卷记述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与结果。第9卷记述皈依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时一段事迹。第10卷分折写本书时的思想情况。第11、13卷诠释《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瞻仰天主六日创世的工程,在歌颂天主中结束全书。作者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为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列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