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州小路》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奥州小路》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奥州小路》是日本17世纪著名俳谐诗人松尾芭蕉的俳谐纪行集代表作,1702年出版。诗人本名松尾宗房,1680年他迁于深川的芭蕉庵居住,因庵中有芭蕉一株,诗人遂以之为名。松尾芭蕉迁居芭蕉庵后,作了5次长途旅行,写下俳谐纪行集《风雨纪行》(1685年出版)、《鹿岛纪行》(1687年出版)、《笈中小札》(诗人去世15年后的1709年出版)、《更科纪行》(1704年出版)。《奥州小路》是芭蕉写的最后一部也是最杰出的一部游记。1689年3月末,他在门人河合曾良的陪伴下,由江户深川出发,乘船到千往,而后徒步游历,途经12国(即行政区域),行程2400公里,历时5个月有余。这是一生寄情于漫游抒怀的芭蕉最长的一次旅行。当年,他写下《奥州小路》。书名取自其旅途中的地名,象征诗人在偏僻、崎岖的长途跋涉中的复杂心情。松尾芭蕉在书中,以寄情于自然的孤寂、感伤之情,状山水名胜,倾怀古之思,抒师徒之爱。作品文笔清淡,行文简洁。意境深远、情趣浓郁的俳句插入文章各段之中,如:“闲寂呀,蝉声渗入岩石里”;“盛夏草萋萋,士兵当年梦”;“大海浪滚滚,银河高悬佐渡岛上空”等。对于脱离了武士阶级,过着清贫生活的下层知识分子松尾芭蕉,不满封建黑暗现实,却又无意抗争,他深感都市是“卑劣而又下贱”的利禄世界,遂以观赏大自然,专意于俳谐创作而逃避现实。他这种追求纯艺术境界的倾向,对日本后世知识分子有很大影响。其创作的俳谐名句,被日本近代文学家推为俳谐的典范。其游记作品则代表着日本游记文学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