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吠陀》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吠陀》是印度上古时期诗歌集的总称,与中国的《诗经》、埃及的《亡灵书》并称为世界最早的三部诗集。《吠陀》约成书于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用比古典梵语更古老的吠陀梵文记录了古印度有关巫术、宗教、礼仪、风俗等的诗歌。“吠陀”本义为“学问”或“神圣的知识”。《吠陀》的4部本集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达婆吠陀》。“梨俱”意为“诗节”,《梨俱吠陀》有诗1028首,主要为抒情性的颂神诗,文学价值很高。既是雷神又是战神的因陀罗在吠陀诸神中居首,他的功绩之一是杀死困住河水的巨龙。红须发、金牙齿的火神阿耆那是自然之火和祭礼之火的人格化。酒神苏摩是手持弓箭、无坚不摧的武士形象,膜拜者认为他是能够带来财富之神。《娑摩吠陀》是为《梨俱吠陀》配上曲调用于祭祀吟唱的歌曲。《夜柔吠陀》讲述了如何应用这些歌曲进行祭祀活动。《阿达婆吠陀》有731首诗,多为穰灾祈福的巫术诗歌。最古的《梨俱吠陀》和《阿达婆吠陀》记录了人类早期文明和文学创作,其中稍晚的部分和其他两部《吠陀》则反映了印度上古社会的发展。《吠陀》在被规定为神圣的经典之后,成为神秘的著作,不同的传授形成各异的派别,《吠陀》直至19世纪才正式刊印于世。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这一最初的过程,至少就印欧民族来看,可以一直追溯到它的起源——印度的吠陀经。”《吠陀》自19世纪传到欧洲后,世界上许多学者应用近代科学方法,对其中的宗教、哲学、语言学、社会学、文学等的丰富内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而对近代诸相关学科的研究作了有力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