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史》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中国散文史》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1937年商务印书馆初版,1984年上海书店影印出版。本书作者为陈柱。作者自序其文,举其特点;文学史最重阐明源流;所论各家之文,贵有例证,而例文尽量取其完整;所述各人履历,多据史传;所书诸人姓名别字,均随行文之便,并不画一。本书按时代先后,将散文史划分为5个时期:骈散未分时代,即夏商周秦时代;骈文渐成时代,即两汉三国时代;骈文极盛时代,即晋及南北朝时代;古文极盛时代,即唐宋时代;以八股文为文化时代,即明清时代。每一时期为一编,全文共5编。作者详考散文之名,始见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周益公“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词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之言。骈文散文两名,至清始盛。对于两名之分作者大胆提出:“吾以谓骈散二名实不能成立,不如以尚丽藻者名为文家言,重质朴者名为质家言,或省之曰文言,曰质言。而文质二体之中,又各分有韵文与无韵文二种。如此则比之六代文笔之分,与近代骈散之别,尤为辨章矣”的独到见解。并认识到“文字者语言之符号也。然语言随口而出,难以急亟雕修;文字笔之于书,可以从容润色。言语不畏详繁,文字宜求简要。故文字与言语,不能离之太远;亦不能合之太近。离之太远则为古典,骈文是也;……合之太近,则为方言,为别字;……二者皆不足以行远,均有违乎辞达之恉”这种文字语言与文章体裁间的必然联系。因而对骈散之分并不生硬穿凿,而注重从作者写作目的、语言运用、文章形式等方面去分析,即使是对骈文极盛时代也不忽视散文的成就,即使是对骈文大家的介绍中也不忽视他们散文的作品。使读者既能辨其区别,又明其源流沿革。此书是文体研究、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