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黛玉葬花》简介|介绍|概况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原回目“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清曹雪芹作。题目是编者所加。清潘炤《鸾坡居士红楼梦词·葬花》:“一弄花飞春不成,伤心偏尔有颦卿。东流西泛都非计,浅扫深埋自有情。试卜香泥最香处,愿携间锸此间行。忧开惜落痴如许,却使鲰生泪亦倾。”清沈谦《红楼梦赋·葬花赋》:“春雨春风,梦醒楼中,凭阑小立,满地残红。莫不芳心若醉,痴想俱空,依徊亭榭,惆怅帘栊。颦卿乃翻花谱,曳花裙,随花担,荷花锄。蔷薇露下,杨柳风初,愁谁似我,恨却关渠。柔情脉脉,孤影蘧蘧,红雨春归之后,绿阴午倦之余。与其影落芳尘,声随流水,幻类萍踪,香粘屐齿,高飞滴翠亭边,低逐怡红院里,何如贮以金囊,筑为玉垒,黄土云封,白杨烟起。美人句妙,都谙鹦鹉之啼:公子情痴,定撰芙蓉之诔。艳骨长埋,愁肠空绕。墓拜王嫱,坟邻苏小。鸳鸯冢成,酴醿事了。眼迷阶畔之苔,声断枝头之鸟。倩徐生而写影,红瘦绿肥;仿屈子以招魂,月残风晓。徒令梅兄失侣,菊婢垂头,蝶媒抱恨,蜂使含愁,荒凉三径,冷落一抔。草虽生而不宿,叶先病而如秋。落日杜鹃,长啼血泪;空梁燕子,徒吊画楼。吁嗟乎!柳絮填词之日,海棠结社之年,生涯诗酒,风致神仙。而乃洒相思之泪,完太虚之缘。波皆有恨,月不常圆,芳情缭绕,苦味缠绵。花容判雨,花骨埋烟,茜窗露冷,湘馆云眠。人生到此,能不凄然!诗曰:剩粉零香亦可怜,焚巾难补有情天。不知三尺孤坟影,葬得姑苏何处边?”清王芝芩《题红词·金缕曲·埋香冢黛玉泣残红》:“一掬伤春泪,又匆匆,清明谷雨,等闲过矣。二十四风递遍,枝上空余湿翠,只剩有埋愁之地,漫说红颜多命薄,但名花也便难如意。三尺土,众芳寄。天涯大半同憔悴,只堪怜,飘零似我,更谁知己?我欲问花花不语,偏是啼鹃解事,却谱出声声清徵。七字吟成千古恨,又吴侬几为多情死。肠断处,绿阴里。”清无名氏《大观园影事十二咏·黛玉葬花》:“远离丘墓附姻亲,蓬梗飘零惜此身。沉复经过寒食节,更教愁杀断肠人。有缘玉骨归香土,无主芳心泣暮春。底事红颜同薄命?问花花亦悄含颦。”清畸笏叟说:“开生面,立新场,是书不止《红楼梦》一回,惟是回更生更新。且读去非阿颦无是佳吟,非石兄断无是章法行文,愧杀古今小说家也。”(庚辰本眉批)清脂砚斋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停笔以待。”(甲戌本侧批)清王希廉《红楼梦回评》:“黛玉哭花冢末句云‘花落人亡两不知’,直射将来死时光景。埋花与宝玉同埋,哭冢亦只宝玉听闻,两相照应,文情兼美。黛玉哭花词极叹红颜薄命,是黛玉一生因果,与《红楼梦曲》遥相关照。宝玉闻哭恸倒,亦是预伏后来得知黛玉凶信时情状。第二十七回写小红与贾芸情事是宾,写宝玉、黛玉两人心事是主。”今人刘大杰说:“林黛玉这一悲剧典型,是中国古典文学里出现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妇女典型。……一个家业衰败、父母双亡的少女,投身到这样一个势利熏天、人欲横流的家族里,在丑恶的现实中,在黑暗的道路中,自己还满怀热情地想夺取自己心爱的精神上的宝石,一开始就走上了无可挽回的悲剧的命运。在秋窗风雨的夜晚,在花谢花飞的春天,她感到她的人生,正如落叶残花一般的伤感。而这种伤感,不能看作是没落者的哀愁,而只是新阶级萌芽的嫩弱的表现。在《葬花诗》和《风雨词》里,反映出一个新生的纯洁的灵魂,在狂风暴雨落花狼藉的环境中,挣扎、颤栗,拥抱着自己到死也不肯丢弃的希望,轻轻地哭泣。对于黛玉说来,是生活的真实,也是艺术的真实。”(《刘大杰古典文学论文选》,208页)今人周中明说:“葬花词则形象生动、凄楚感人地表现了林黛玉这个美女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性格。它倾吐了林黛玉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不满,又寄托了她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更反映了她坚决不向封建势力屈服、誓死不愿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作者用花来比拟林黛玉的性格,不仅是对一种美好思想的寄托,更重要的是用花的美好来反衬那个社会现实的丑恶,用葬花而控诉那个黑暗的社会对她那美好理想的无情摧残。以花自喻,在林黛玉的葬花词中并不是一般的比兴,而是她的个性特征的生动写照。”(《〈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今人薛瑞生《红楼采珠》说:“从《葬花吟》中,可以领略到社会的威压,倾听到妇女的呻吟,感受到时代灵魂的震颤。海涅曾说歌德的一首抒情诗写出了整个意大利《按,指《迷娘歌》),我们不是也可以说,曹雪芹一首《葬花吟》,写出了中国封建社会整个一个时代和林黛玉整个其人么?”葬花一节显示了黛玉的独特情怀和执着的人生信念。她深感明媚鲜妍绽于枝头的鲜花,转眼之间将离枝脱叶,一身飘零,宛转随风,难寻难觅,花之薄命与闺中女儿何其相似,她无力挽救风飘万点、落红成阵的局势,只有将自己的一腔深情寄寓于“葬花”之举,而又将自己的一生感受托于《葬花词》中。《葬花词》表达了黛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对长期迫害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和自己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坚强性格。它并非一味哀伤凄恻,而具有一种抑塞不平之气。作者以花拟人,以人喻花,化无情为有情,赋予自然界之花以鲜明的林黛玉性格和丰富的社会内容,所以,读来感人肺腑,令人荡气回肠。故前人评道:“荷锄葬花,开千古未有之奇,固属雅人深致,亦深情者有托而然也。”(清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