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天问》简介|介绍|概况

楚辞篇名。战国屈原作。是对“天”的质问。汉王逸《楚辞章句》说:“《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伌,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同流罢(疲)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何(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楚人哀惜屈原,因共论述,故其文义不次序云尔。”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说:“《天问》之作,其旨远矣。盖曰遂古以来,天地事物之忧,不可胜穷。欲付之无言乎?而耳目所接,有感于吾心者,不可以不发也。欲具道其所以然乎?而天地变化,岂思虑智识之所能究哉?天固不可问,聊以寄吾之意耳。楚之兴衰,天邪?人邪?吾之用舍,天邪?人邪?国无人,莫我知也。知我者岂天乎?此《天问》所为作也。太史公读《天问》悲其志也以此。柳宗元作《天对》,失其旨矣。王逸以为文义不次序,夫天地之间,千变万化,岂可以次序陈哉”。清王夫之《楚辞通释》说:“篇内事虽杂举,而自天地山川,次及人事,追述往古,终之以楚先,未尝无次序存焉。固原自所合缀以成章者,逸谓书壁而问,非其实矣。逸又云:不言问天,而言天问,天高不可问。说亦未是。原以造化变迁,人事得失,莫非天理之昭著,故举天之不测不爽者,以问憯不畏明之庸主具臣,是为天问,而非问天。篇内言虽旁薄,而要归之旨,则以有道而兴,无道则丧,黩武忌谏,耽乐淫色,疑贤信奸,为废兴存亡之本。原讽谏楚王之心,于此而至,欲使其问古以自问而蹑三王五伯之美武,违桀纣幽厉之覆辙。原本权舆亭毒之枢机,以尽人事纲维之实用。规瑱之尽,辞于斯尽矣,抑非徒渫愤舒愁已也。”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天问》一篇,多漫兴语,盖其闳览千古,仗气爱奇,广集遐异之谈,以成瑰奇之制,亦舒忧娱哀之一助也,其意念所结,每于国运兴废,贤才去留,谗臣女戎之构祸,感激徘徊,太息而不能自已。故史公读而悲志焉。盖寓意在若有若无之际;而文体结撰,在可知不可知之间。故首原天地,次纪名物,次追往昔,终之以楚先,综其大指,条理秩然。若夫事迹相合而类序之,图次相近而连及之,意有所触而特发之,情有未尽而言之不足,又重言之,殆未可以行墨计也。”今人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说:“《天问》是屈原放逐之后,忧郁彷徨,精神上起了激烈的动荡,旧信仰完全崩溃,因此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古代的历史政迹、宗教信仰以及各种传统思想,都起了怀疑,而发出来种种的问题。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苦极呼天的意思。篇中虽无放逐之言,流窜之苦,但全文中却表现一个正陷于怀疑破灭途中的苦闷的灵魂。”郭沫若认为此诗“作在顷襄王时被放逐于汉北以后,是在《悲回风》之后,《哀郢》之前。”(《屈原研究》)今人陈子展《楚辞直解》说:“当作在怀王二十五年(周赧王十一年当公元前三○四年)左右,那时他正放逐在汉北的地方。”这是一篇内容博大精深、形式特异的旷古奇文,全诗由一百七十多个问题组成,包括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方面,表现出作者对旧的传统观念的怀疑和深刻的探索精神:并保存了许多神话传说的资料。诗篇在形式方面也独具特色,它多以四言为句,四句为节,每节一韵;或一句一问,或二句一问,或四句一问,于严整中见其灵活,形式的变化与思想感情的起伏相表里、相作用,“参差历落,奇矫活突,毫无板滞的神气,简直可以惊为神工。”(郭沫若《屈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