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杨花》简介|介绍|概况
词篇名。清张惠言作。今人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说:“词用白描手法,摹写杨花的行踪、情态,形神俱现。 ‘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尤为生动、形象。全词名为咏物,实为咏怀,借杨花寄托身世之感,但又无一句不切本题。”今人夏承焘等《金元明清词选》说:“写杨花也是写人的感情——一个情性疏狂、风格清寒、久耐凄凉而终于飘零坠地者的感情。”今人王英志说:“张惠言主张词近‘诗之比兴’,‘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序》)。此词正是‘借物以寓性情’的‘比兴’之作。作者虽咏杨花,而寄托遥深。……上片通过环境的映衬,主要写出杨花不被理解的孤寂之哀。下片写杨花的性情与归宿,则更深入一层。……它寄托着作者自身与社会某些方面不相容的愤懑,以及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之‘春恨’。”(《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此为咏物抒怀之作。通过摹写杨花的疏狂性情、凄凉身世、知音无觅、终于被环境所弃的遭遇,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对社会的愤懑不平。通篇使用白描手法,描绘杨花的行踪、情态,传神、逼真;借杨花以寓情,若隐若见,反复缠绵,寄慨遥深,充分体现了常州词派作品“非寄托不入,非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而伸之,触类多通”(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的风格。宋章质夫《水龙吟·杨花》和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两篇,历来传为咏杨花之佳品,得此鼎足而三。清谭献对此词则更为推崇,谓为“撮两宋之菁英。”(《箧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