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郢》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哀郢》简介|介绍|概况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屈原名作之一。汉王逸《楚辞章句》以为是屈原被流放时哀念故国而作。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说:“此章言己虽被放,心在楚国,徘徊而不忍去,蔽于谗谄,思见君而不得,故太史公读《哀郢》而悲其志也。”清王夫之《楚辞通释》断定此诗作于楚襄王二十一(前278)年,楚国被秦打败,楚国京城——郢都(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北)也被秦大将白起攻陷。楚王仓皇逃到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城),楚王陵墓遭秦兵挖掘烧毁。一些学者怀疑屈原当时不可能还活着。清戴震《屈原赋音义》说:“屈原东迁疑即当顷襄元年,秦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取析十五城而去。时怀王辱于秦,兵败地丧。民散相失,故有皇天不纯命之谓”。屈原在动乱中,目击人民的灾难深重,祖国形势垂危,满腔的悲愤和他那股强烈的对家国之爱均凝聚在这首诗中。强烈地表达了屈原对当权误国者的痛恨,对祖国和人民不幸命运的忧伤与同情,以及自己深切地怀念故土、重振家邦的愿望。诗人以流亡行程为线索,集个人飘泊、国家凋残、人民离丧于一图,画面生动,艺术境界完整;纪实与抒情合一,情与景相互交汇;诗中多用反诘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愤激之情。此诗是血泪凝聚而成,是诗人斗争历程的纪实,也是他伟大人格的写照,既有强烈的政治性,又有感人的抒情意味。构思精巧,脉络清晰,情调愤激凄切,感人至深。近人梁启超认为“这等作品,真所谓‘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任凭是铁石人,读了怕都不能不感动哩!”(《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屈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