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
【原文】
冠称元服,衣曰身章[1]。曰弁曰冔曰冕,皆冠之号[2];曰履曰舄曰屣,悉鞋之名[3]。上公命服有九锡,士人初冠有三加[4]。
【注释】
[1]元服:帽子。《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元,首,头。身章:指衣服。衣服是人身的装饰,所以俗称衣服为章身之具。古代衣着表明了人的贵贱贫富,因此它也是人身份的标志。章,文饰,标志。
[2]弁(biàn):古代一种官帽。赤黑色布做的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引申为加弁。冔(xú):商代对帽子的称呼。《仪礼·士冠礼》:“周弁,商冔,夏收。”冕(miǎn):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所以帝王登基叫加冕。
[3]履(lǚ)、舄(xì)、屣(xǐ):都指鞋子。履,单底鞋。舄,同“舃”,古代的一种复底鞋。引申为鞋的通称。屣,鞋。
[4]上公:周代官员的品秩按一命至九命来划分,其中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为八命,出封在外则加一命,称为上公。《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命服:古代官员按照等级所穿的礼服。《周礼·春官·典命》:“服其命服,朱芾斯皇。”周代官员有一至九命的等级差异,官员的衣服因命数不同而各不相同,所以称为“命服”。九锡: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功勋的九种器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锡,赏赐。士人:古代指达到结婚年龄的男子,兼指未婚与已婚。初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称初冠。三加:古代行冠礼的时候,开始戴缁布冠,然后戴皮弁,最后戴爵弁,称为“三加”。
【译文】
帽子称为“元服”;衣服叫做“身章”。“弁”、“冔”、“冕”,都是帽子的称号;“履”、“舄”、“屣”,都是鞋子的别名。三公以上的大臣,皇帝赐给相应的礼服和九种物品,称为“九锡”;男子成年行冠礼的时候,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再加爵弁,称为“三加”。
【解读】
唐朝是一个物质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闻名世界的一个朝代,确立了中国在全世界的重要地位。唐朝的服饰颇受全世界的人民喜爱,唐朝的官服也很有特色。唐高祖曾规定大臣们的常服,亲王至三品用紫色大科(大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玉带钩。五品以上用朱色小科(小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草金钩。六品用黄色(柠檬黄)双钏(几何纹)绫制作,腰带用犀钩。七品用绿色龟甲、双巨、十花(均为几何纹)绫制作,带为银銙(环扣)九品用青色丝布杂绫制作,腰带用瑜石带钩。唐太宗李世民(627649)时期,四方平定,国家昌盛,他提出偃武修文,提倡文治,赐大臣们进德冠,对百官常服的色彩又作了更细的规定。据《新唐书·车服志》所记,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十三銙(装于带上的悬挂鞢的带具,兼装饰作用)。四品袍深绯,金带十一銙。五品袍浅绯,金带十銙。六品袍深绿,银带九銙。七品袍浅绿,银带九銙。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瑜石带八銙。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黄色,铜铁带七銙。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因怕八品袍服深青乱紫(古代用蓝靛多次浸染所得深青泛红色光,故怕与紫色相混),改成碧绿。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前685-前643)穿紫袍始,才确定了以紫为上品的服装色彩格局,至宋元一直未变。到明朝才被大红色所取代。《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文官官服花式,有鸾衔长绶、鹤衔灵芝、鹊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等名目。
【原文】
簪缨缙绅,仕宦之称[5];章甫缝掖,儒者之服[6]。布衣即白丁之谓,青衿乃生员之称[7]。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8];绿衣黄里,讥贵贱之失伦[9]。
【注释】
[5]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后因以为做冠者显贵之称。簪(zān),用来固定发髻或把冠固定在头上的一种长针。缨(yīnɡ),系在下巴处的冠带。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仕宦:本指做官,这里指达官贵人。
[6]章甫:商代的一种礼帽,即缁布冠。缝掖:宽袖单衣,是古代儒生的穿着。儒者:即儒生。指通经之士,也指一般读书人。
[7]布衣:布制的衣服。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借指平民。《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白丁:旧指平民,没有功名的人。青衿(jīn):也作“青襟”,青色交领的长衫,古代学子的服装。《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因此来指读书人。明清科举时代专指秀才。
[8]生员:封建科举制时代,在太学等处学习的人统称生员,唐代指在太学学习的监生,明清时代指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取入府、县学的人,俗称秀才。葛屦(jù)履霜:用夏天穿的葛布鞋在秋冬踏霜雪。《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毛传:“夏葛屦,冬皮屦,葛屦非所以履霜。”诮:嘲讽。俭啬:节俭,吝啬。
[9]绿衣黄里:以绿色为衣面,用黄色为衣里。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闲色为衣,以正色为里为裳,喻尊卑贵贱颠倒失序。失伦:失去应有的条理次序。伦,条理,次序。
【译文】
“簪缨”和“缙绅”,都是官吏的称号;“章甫”和“缝掖”,都是读书人戴的帽子和穿着的衣服。“布衣”是对没有功名的平民的称呼,“青衿”是对考入官学的生员的称呼。“葛屦履霜”,这是嘲讽人节俭吝啬得太过度了;“绿衣黄里”,这是讽刺人颠倒了尊卑贵贱次序。
【解读】
唐代服饰对后世的影响不仅广泛而且深远。现代时装界仍然存在着唐代服饰的元素,唐朝的服饰常常利用颜色和花纹来体现官职的尊卑。唐代认为赤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故赤黄(赭黄)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把赭黄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的色彩,黄色就成为帝皇的象征。唐高祖曾规定大臣们的常服。唐代武官的服制花色也很丰富,规定武三品以上、左右武威卫饰对虎,左右豹韬卫饰豹,左右鹰扬卫饰鹰,左右玉钤卫饰对鹘,左右金吾卫饰对豸。又诸王饰盘龙及鹿,宰相饰凤池,尚书饰对雁。后又规定千牛卫饰瑞牛,左右卫饰瑞马,骁卫饰虎,武卫饰鹰,威卫饰豹,领军卫饰白泽,金吾卫饰辟邪,监门卫饰狮子。唐太和六年又许三品以上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对孔雀绫袄。
【原文】
上服曰衣,下服曰裳[10];衣前曰襟,衣后曰裾[11]。敝衣曰褴褛,美服曰华裾[12]。襁褓乃小儿之衣,弁髦亦小儿之饰[13]。左衽是夷狄之服,短后是武夫之衣[14]。尊卑失序,如冠履倒置[15];富贵不归,如锦衣夜行[16]。
【注释】
[10]衣:古时上装叫衣。裳: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11]襟(jīn):古代指衣的交领,后来指衣的前幅。裾(jū):衣服的前襟,即大襟。也指后襟。
[12]敝衣:破旧的衣服。敝,破旧,坏。褴褛(lán lǚ):也作“蓝缕”。形容衣服破烂。华裾:华丽的衣服。华,华丽。
[13]襁褓(qiǎnɡ bǎo):襁保,襁葆。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指婴儿包。泛指婴儿的衣裳。弁髦(máo):喻弃置无用之物。弁,指缁布冠;髦,幼童垂在眉毛上方的头发,类似现在的刘海。古代贵族子弟行加冠之礼,先用缁布冠把刘海束好,三次加冠之后,就不再用缁布冠,并剃去刘海,理发为髻。因此,弁髦对成年男子来说是废弃无用的东西,对小孩来说是一种装饰。
[14]左衽:衣襟向左边开。是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式样,与中原汉族的前襟向右相反。衽,衣襟。夷狄: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夷,古代称东方各个民族。狄,古代称北方各个民族。短后:衣的后幅较短,便于动作。
[15]冠履倒置:头戴帽,脚穿鞋,以喻上下之分。如果两者易位,则尊卑颠倒,上下失序。亦作“冠履倒易”。
[16]锦衣夜行:也作“衣锦夜行”,穿了锦绣衣裳在夜间行走。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史记·项羽本纪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译文】
上装称做“衣”,下装称做“裳”;衣的前幅称做“襟”,衣的后幅称做“裾”。破旧的衣服称做“褴褛”,华美的衣服称做“华裾”。“襁褓”是小孩子的衣裳,“弁髦”也是小孩子的装饰。前襟向左,这是少数民族的衣服;后幅比较短,这是习武人的衣服。尊贵和卑贱失去次序,就如同帽子和鞋子颠倒了位置一样;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如同穿了锦绣衣裳在夜间行走一样。
【解读】
《史记》记载,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但项羽乡土观念很浓厚。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人便延伸出了“锦衣夜行”,慢慢就有了衣锦当还乡的说法。《旧唐书·姜暮传》:“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可见,古人崇尚“衣锦还乡”。古代指做官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后来泛指富贵以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
【原文】
狐裘三十年,俭称晏子[17];锦幛四十里,富羡石崇[18]。孟尝君珠履三千客,牛僧孺金钗十二行[19]。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20];绮罗之辈,非养蚕之人[21]。贵者重裀叠褥,贫者裋褐不完[22]。
【注释】
[17]狐裘三十年:一件狐皮大衣穿了三十年。狐裘,用狐皮制成的衣。《孔子家语》:“孔子曰:‘晏平仲祭其祖先,而豚肩不掩脰(颈项),一狐裘三十年,贤大夫也。’”晏子:即晏婴,(前578-前500)字平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景公时为相。以节俭和机智闻名。
[18]锦幛四十里:锦幛的帷幕有四十里长。一作“五十里”。锦幛:锦绣的帐幕。说明极度奢侈豪华。石崇:(249-300)字季伦,西晋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西晋文学团体“金谷二十四友”巨子、着名富豪。初为修武令,累迁至侍中。用熙元年(290)出任荆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致巨富。于河阳置金谷园,奢靡成风,与贵戚王恺、杨秀等争为奢靡。曾与王恺斗富,以蜡代薪,作锦布幛五十里,王恺虽得武帝支持,仍不能敌。
[19]孟尝君:名田文,战国时齐国公子。袭其父田婴的封邑薛(今山东滕州南)称薛公,号孟尝君。齐湣王时任相国,门下有食客数千。珠履三千客:《史记》记载战国时楚国公子春申君的门客有三千多人,其中上等的门客都穿着缀有珍珠的鞋子。春申君,即黄歇,战国时楚国贵族,考烈王时任令尹,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号春申君。这里误为孟尝君。牛僧孺:字思黯,唐朝大臣,是唐代后期“牛李党争”中牛党首领。金钗十二行:头戴金钗的女子十几排。形容姬妾众多。
[20]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指珍贵的皮裘,价值千金,当然是由无数只狐狸腋下的皮毛缝制而成的。腋,腋下。刘向《说苑》:“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廊庙之才,非一木之枝也。”
[21]绮罗之辈:泛指穿各种丝织品的富贵之人。绮(qǐ)罗,也作“罗绮”,泛指各种丝织品。
[22]重裀叠褥:垫子好几层,褥子叠着褥子。裀(yīn):古同“茵”,床垫。褥,坐卧时垫在身下的软枕。裋(shù)褐:贫苦人穿的粗布衣服。
【译文】
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人们称赞晏子节俭;搭起了四十里长的锦幛帷幕,人们羡慕石崇富有。齐国贵族孟尝君有三千门客,个个都穿着缀有珍珠的鞋子;唐朝宰相牛僧孺家里姬妾众多,头戴金钗的女子就有十二排。价值千金的皮裘,光用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是做不成的;身穿绫罗绸缎的富贵之人,并不是那些辛勤养蚕的人。富贵者家里用的坐垫和褥子重重叠叠,贫苦人家却连粗布衣服也破烂不堪。
【解读】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代张俞在着名的诗《蚕妇》里通过养蚕的妇人之口,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疾苦。蚕妇进城回来伤心地哭诉:穿着绫罗绸缎的人,却不是辛辛苦苦养蚕织锦的人自己。意思就是说,辛辛苦苦养蚕的人还是很穷,即使养一辈子蚕,连件精美的衣服都穿不起,有钱有权人却穿着穷人做的精美衣服,讽刺了当时不公平的社会现实,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表达作者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穷人辛勤劳动生活仍然困苦,富人却生活奢华披金戴银。
【原文】
卜子夏甚贫,鹑衣百结[23];公孙弘甚俭,布被十年[24]。南州冠冕,德操称庞统之迈众[25];三河领袖,崔浩羡裴骏之超群[26]。虞舜制衣裳,所以命有德[27];昭侯藏敝袴,所以待有功[28]。唐文宗袖经三浣,晋文公衣不重裘[29]。衣履不敝,不肯更为,世称尧帝[30];衣不经新,何由得故,妇劝桓冲[31]。
【注释】
[23]卜子夏: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孔子死后,曾在魏国西河讲学,李克、吴起都是他的学生,被魏文侯也尊为师。鹑(chún)衣:鹑鸟尾秃,像古时敝衣短结,所以用来形容补缀破旧的衣衫。鹑,一种鸟,尾巴秃,像破旧衣服上打的短结。
[24]公孙弘:(前200-前121),字季,一字次卿,汉族,西汉淄川薛(今山东滕州)人。他起身于乡鄙之间,居然为相,直至今日,人们依然对他推崇备至。尤其他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精神,已成为历史长卷中最醒目的一章,永垂后世。布被十年:一床布被盖了十年。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说,做君主怕的是不广阔博大,当臣子怕的是不自制节俭,因此他一条麻布被盖了十多年。
[25]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杰出者。冠冕,比喻首位,第一。后用来赞誉德高望重才识优异的人。东汉末年,司马徽称赞庞统是“南州士之冠冕”。德操:即司马徽,字德操,东汉末人,善于知人,人称水镜先生。刘备曾向他探询人才,他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庞统:(179-214)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三国时刘备的谋士。初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凤雏”。刘备得荆州,与诸葛亮同任军师。后来随从刘备入蜀,攻洛城时中流矢而死。迈众:众人中最突出的。迈,超过。
[26]三河领袖:黄河南北一带读书人的领军人物。三河,汉代以河内、河南、河东郡为三河,即今河南洛阳市黄河南北一带。崔浩:字伯渊,北魏大臣,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裴骏:北魏中书博士,精通经史,亲属称他为“神驹”。
[27]虞舜制衣裳,所以命有德:舜帝制作衣服,是用来赐给有德行的人。《书·皋陶谟》载,舜帝对大禹说:“以五彩彰施与五色,作服,汝明。”舜的大臣皋陶对大禹说:“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意思是,上天任命有德的人,要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礼服表彰这五者。命有德,任命有德的人。
[28]昭侯藏敝袴(kù):战国时韩昭侯有一条破裤子,叫人藏起来。侍者曰:“君亦不仁矣,敝袴不以赐左右,藏之。”昭侯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珍惜自己的一颦一笑,“今夫袴,岂特颦笑哉!袴之与颦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收藏之,未有予也”。韩昭侯的意思是,不能滥加赏赐,一举一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昭侯,即韩昭侯,战国时代韩国的国君。袴,裤子。
[29]唐文宗:(809-840)即李昂,唐代皇帝。袖经三浣(huàn):唐文宗李昂经常与六位学士在便殿议事,为了表明自己的节俭,举起衣袖夸耀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几位学士都应声祝贺,只有柳公权一句话也不说。皇帝追问他,柳公权回答说:“身为皇帝应该选任贤能,远离小人,采纳谏诤,赏罚分明,而穿一件洗过的衣服,这都是细枝末节,对治国之道没有么好处。”浣,洗涤。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名重耳,在位时,是晋国称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提倡节俭,自己带头不穿厚皮衣,从而纠正了晋国的奢靡之风。重裘,厚毛皮衣。
[30]更为:更换再做。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号唐陶氏,名放勋,史称唐尧。
[31]妇劝桓冲:东晋桓冲不喜欢穿新衣服,有一次洗完澡,妻子故意送了一套新衣服给他。桓冲大发脾气,催促服侍的人拿回去。妻子却让人再次拿来,并传话说:“衣服不经过新的,怎么变成旧的呢?”桓冲这才大笑着穿上。桓冲:(328-384)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字幼字。桓温的弟弟,桓温死了,任中军将军,扬、豫二州刺史,代掌兵权。
【译文】
孔子的学生卜子夏非常贫穷,破烂衣服上补丁叠补丁;西汉丞相公孙弘特别节俭,一条布被盖了十年还不换。“南州冠冕”,这是司马徽称赞庞统人才出众;“三河领袖”,这是崔浩羡慕裴骏才干超群。舜帝制作衣服,是用来赐给有德行的人;韩昭侯将旧裤子收藏起来,是为了等着有功劳的人给予赏赐。唐文宗为了表明俭朴,示意大臣自己的衣服已经洗过三次;晋文公为了纠正国内的奢靡风气,自己带头不穿厚皮衣。衣服和鞋子不到破得不能再穿,就不肯换新的,所以世人都称颂尧帝;新做的衣服不穿到身上,怎么变成旧衣服呢?这是晋代桓冲不肯穿新衣服时妻子规劝他的话。
【解读】
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从衣食住行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的飞速发展。衣着是人们展示自己的第一品牌。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穿什么式样的衣服与衣服的质地、品牌及色彩搭配,都是他或她职业、收入与品位的潜在表述。然而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这差不多三十年时间里,中国人的穿衣标准仅限于中山装、建设服,还有军便服和工作服,服装颜色也是以蓝、灰、黑以及军绿色为主。夏天是白衬衫加蓝裤子,连穿裙子的女性都不多见。之所以在穿着方面如此单一,除了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轻纺产品匮乏,市场供应紧张。
【原文】
王氏之眉贴花钿,被韦固之剑所刺[32];贵妃之乳服诃子,为禄山之爪所伤[33]。姜氏翕和,兄弟每宵同大被[34];王章未遇,夫妻寒夜卧牛衣[35]。缓带轻裘,羊叔子乃斯文主将[36];葛巾野服,陶渊明真陆地神仙[37]。服之不衷,身之灾也[38];缊袍不耻,志独超欤[39]。
【注释】
[32]王氏之眉贴花钿: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载,相传晋代韦固,一天路过宋城,遇见一月下老人,便问自己的妻子是谁?老人说,现在才三岁,住在北边卖菜的陈氏老妇家。韦固前去观看,见该女孩长相极丑,便用剑在她眉间刺了一下。十四年后,韦固参相州军事,娶刺史王泰之女为妻。王氏眉间常贴花钿,韦固问之,王氏曰:“妾郡守之侄女也。父卒于宋城,时方襁褓,乳母卖菜以给朝夕,眉间为贼所刺,伤痕尚在也。”花钿,古代妇女首饰,用金片镶嵌成花形。
[33]贵妃:即杨太真,小字玉环。初为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得唐玄宗宠爱,封为贵妃。诃(hē)子:即抹胸,古代的一种内衣。据说杨贵妃与安禄山有私情,有一次被安禄山抓伤胸乳间,为了不让玄宗发现,杨贵妃便用诃子将胸乳遮掩起来。禄山:即安禄山,(703-757)唐营州柳城(今辽宁辽阳)胡人。原名叫扎荦山,姓康,后随母改嫁于突厥人安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思顺、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唐朝少数民族大将,通晓九蕃语言,骁勇善战,得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宠信,天宝年间,起兵叛乱。
[34]翕(xī)和:友爱和睦,协调一致。翕,聚。
[35]王章:(?-前24),字仲卿,西汉泰山钜平(今山东宁阳东北)人,京兆尹。少贫,卧牛衣中,与妻对泣。未遇:没有得志的时候。牛衣:古代用乱麻编成,搭在牛身上御寒避雨的物品。
[36]缓带轻裘: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裘。形容闲适从容的风度。羊叔子:即羊祜,字叔子,西晋开国元勋,博学能文,清廉正直。斯文:文雅。
[37]葛巾野服:头扎用葛布制成的头巾,身穿田野人的衣着。葛巾,葛布制成的头巾;野服,村野平民的服装。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后来辞官归隐,安贫乐道,葛巾野服,以诗酒自娱。
[38]服之不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郑子华之弟子臧出奔宋,好聚鹬冠。郑伯闻而恶之,使盗诱之。八月,盗杀之于陈、宋之间。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诗》曰:‘彼已之子,不称其服。子臧之服,不称也夫。’”意思是说,穿着不适应环境,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不衷:不恰当,不合适。
[39]媪(yùn)袍:古代人用乱麻、旧棉做絮的袍子,一般是贫穷人穿的。欤(yú):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
【译文】
韦固的妻子王氏双眉间总贴着花钿,那是她年幼时被韦固用剑刺中留下了疤痕;杨贵妃的乳房上穿着抹胸,因为胸部被奸夫安禄山的手指抓伤了。东汉姜肱家兄弟非常友爱和睦,每天晚上都同盖一床大被子睡觉;西汉京兆尹王章未做官前家里很穷,寒冷的夜晚夫妻俩只能盖着草编的牛衣。晋代羊叔子充任荆州军队主帅十多年,经常穿轻暖的皮裘,衣带宽松,人们称他是“斯文主将”;晋代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头上扎着用葛布制成的头巾,身上穿着村野平民的服装,人们称赞陶渊明真好比是“陆地神仙”。穿衣服不合自己的身份、环境,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不因为穿着旧袍子就感到羞耻,这样的志向的确超越众人啊!
【解读】
古代的内衣称为中衣,中国内衣的历史悠久,最早的史料见于汉朝。其中女性内衣在不同的时代又称抱腹、心衣、两裆、抹胸、肚兜等,唐代女性“惯束罗裙半露胸”的普遍装束在历史上只不过短短一瞬。隋唐时期,依赖内衣来展示“乘间欢合”及充当惊艳式宫女的外在符号,已开始承载“……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之异”的性开放思潮,凭借内衣的形制、色制来袒露身体,更显唐朝内衣服饰文化的开放气度及人文精神中精彩绝艳的异光。从古到今,内衣都一直蕴藏着女性的隐秘,是绝对不为外人所知的。古书中提及内衣外露的女子不是欢场女子,就是如同梁山孙二娘一般,古人对内衣的心态是隐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