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影》简介|鉴赏

《梧桐影》简介|鉴赏

全名《新编梧桐影词话》,又名《新编觉世梧桐影》。全书十二回,现存啸花轩本,封面三栏,右上镌“寻私觅趋(趣)”,中题书名《梧桐影》,左下署“啸花轩藏板”。书名目录页作《新编梧桐影词话》,正文前作《新编觉世梧桐影》,白口,四周单边,正文半页8行,行18字。无序跋与刊刻时间。 “啸花轩”为清初顺康间书坊,此书当刊于康熙年间。不知撰人,从作品内容考察,知作者为由明入清的苏州人。此书第十一回中提到: “提笔时正值中秋将至,壮士尚且悲秋,何况老子。”当写于其晚年时期。

书叙明末清初苏州优伶王子嘉与三拙和尚奸淫妇女的丑行。前有“入话”,写明嘉靖时苏州秀才叶心安在华山寺读书,与寺僧普占相好。普占在叶家见其妻花氏貌美,设计骗到寺中奸淫,并逼花氏削发为僧,以便长期奸占。花氏为见到丈夫并报仇,勉强顺从,后听到丈夫声音,从暗室冲出,揭发普占罪行,叶要到官府控告,普占将叶囚于塔中。恰海公出游至寺,将叶救出,杀死普占等淫僧,花氏诉说忍辱偷生的原委,又触柱自杀以明志,被救活后,经海公说合,与丈夫团圆。

正文叙山西代州一商人之子名三拙,自小凶顽,极不安分,十几岁时被父兄送到寺中出家。遇云游寺中的憨道人,与之结拜为兄弟,学得房中采战之术,又一同投五台山学拳棒。两人羡慕江南繁华,遂趁李自成攻五台之际,扮作客商,贩有皮毛等货,结伴南下。在大同郑寡妇店,将开店的婆媳勾搭上手,奸宿数日。过黄河时憨道人落水身亡。三拙一人携货物资财至苏州,借花山范乡宦房屋辟为庙宇,招收徒弟,又与王子嘉结识。王子嘉本是苏州一财主之子,其父死后,继母改嫁,将他托付给一个姓陈的戏子,陈教他唱小旦,因其貌美曲好,受到一进士的赏识,为之请名师加意培养,遂成为“苏州第一旦”,名声大噪。清兵南下时,进士因不肯藏发死节,他则带戏班出入于豪绅富户之家,开始还是内眷勾引他,后来便不可收拾。与三拙结识时,他正与一姓高的商人之妻姘居。高氏大有风情,他抵对不过,闻三拙有采战术,便以做龙阳献后庭为代价,向其讨教。从此二人沆瀣一气,或一同奸宿,或分头渔色。平湖一大乡宦妻妾成群,他去作戏时勾搭上,被发现后给打个半死,从此不再带班唱戏,而是在官宦人家当清客,通些关节,偶而客串,纵欲则一如既往。两人纵欲方式略有不同,三拙仗手中有钱和采战之术,对象多是“小户的多情债主”,亦即社会的下层妇女,其诀窍为“世上无难事,只怕老面皮”。偶尔在街上见一少妇送丈夫出门,便高叫化斋,入门后自称仙人,与之有缘,一住数夜;又遇一女人站在门口,便跟进去,见院内无人,就抱住亲嘴,口口声声求救命,亦便得逞。至于勾引尼姑,嫖占娼妓更是常事。在花山、枫桥、凤凰桥、滴水桥一带, “日日奸骗婆娘,也不计其数,一车子羊毛笔也写不尽”。曾看好下津桥一寡妇,前去勾引,寡妇之弟埋伏打手捉他,他越墙逃到邻家,却勾搭上邻家的妇人,还想强奸其女。其女挣脱,到街上喊救命,引起公愤。街坊联名告到县里,三拙买上买下捺住,人们又告到按院。王子嘉则是“大户的薄倖替身”,凭着年轻貌美,体态风流,行奸卖俏,勾引的多是官宦富室内眷,对方也均情愿,即使被发现,因顾及体面,一般多隐瞒不告。顺治十三年,李御史接状后,微服私访,掌握了两人犯罪事实,将其捉拿归案。两人还争辩:“裤裆里事,一个上司也管起来!”被各打八十板,枷号而死。

作者认为:天下最无耻者莫如俳优,最淫毒者莫如贼秃。”此书写王子嘉与三拙和尚的罪恶一生,鞭挞揭露其淫行恶德,兼及世风的糜荡、官场的腐败。书中借一道人之口说: “这江南淫风忒盛了,……上天震怒,当遣几个魔君恶鬼下来。”其创作目的在于劝诫。作者说: “作这部小说的人,原具一片婆心,要为世人说法,劝人窒欲,不是劝人纵欲;为人秘淫,不是为人宣淫,看官不可错认他的主意。”三拙与王子嘉事,当系清初实事,康熙间小说《女开科》亦曾写及,只是三拙作“三茁”,王子嘉作“王子弥”。

道光十八年(1838)江苏按察使裕谦、道光二十四年(1844)浙江巡抚等设局收禁小说书目,均有此书(分别见余治《得一录》和《劝毁淫书征信录》), 同治七年(1868)江苏巡抚丁日昌查禁淫词小说,此书亦在禁中。

目 次:

第 一 回 止淫风借淫事说法 说色事就色欲开端

第 二 回 和尚诱佳人寺内奸淫 太守假拈香放出书生

第 三 回 一怪眼前知恶孳 两铁面力抵狂澜

第 四 回 顽童削发从师学术 稚子辞娘入伙为优

第 五 回 雏儿初逢淫妇不觉消魂 秃儿忽扮西商居然得意

第 六 回 一霎风流不是他人还是我 几宵恩爱你是何人我是谁

第 七 回 一个是小户的多情债主 一个是大户的薄倖替身

第 八 回 一个贞妇淫秃认是好姻缘 两个痴娼狂且哪知真孳障

第 九 回 御史私行轿夫漏泄风声 老僧多嘴淫孳难藏形影

第 十 回 官不苟且二女藏羞徙他乡 法无轻贷两孳含笑入重泉

第十一回 啾啾鬼声自笑终当其泣 阴阴魅影人谴更服天刑

第十二回 虎丘山因梦题诗句 长安道遇仙识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