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传》简介|鉴赏
传奇小说。唐陈鸿撰。 《长恨歌传》有三种本子: 《文苑英华》卷七百九十四、《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明刊本《文苑英华》于此篇后又附刊一篇,云出自北宋人张君房所编《丽情集》及《京本大曲》。三种本子的文字互有异同,以《太平广记》本流传为最广,明人掇以实丛刊者皆此本。 《文苑英华》本则较详,也较不易见。鲁迅据此本录入《唐宋传奇集》内。
《长恨歌传》是为白居易著名长诗《长恨歌》所写的“传”,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唐玄宗得弘农郡杨玄琰之女,艳美异常。于是授金钗钿盒、赐汤泉、册贵妃,遂擅专宠,贵妃的叔叔及兄弟姐妹均由此得官封侯、富埒王宫。其兄杨国忠弄权误国,安禄山起兵造反。玄宗南逃,至马嵬亭。六军不发,请诛国忠以谢天下,并及杨妃。于是一代娥眉,死于非命。其后大驾还都,睹物伤情、不胜悲怆。蜀来道士使神仙术,上天入地,于蓬莱山得见太真,太真将金钗钿盒折半授使者带回,并言及七月夜半曾与明皇立下密誓:愿生生世世,永为夫妻。
《长恨歌传》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认识意义,它对封建帝王的奢靡腐化、荒淫误国作了深刻的揭露。如写杨妃得宠后,其兄弟姐妹的煊赫一时及民众的愤恨心理: “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爵为通侯。姐妹封国夫人,富埒王宫,车服邸第,与大长公主侔矣。而恩泽势力,则又过之。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故当时谣咏有云: ‘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其为人心羡慕如此。”官场黑暗、裙带如网、民怨沸腾、国家衰败,从而导致安史之乱。罪责何在?虽有“惩尤物、窒乱阶”之说,这不过是个借口,作者的真实目的,则是在谴责皇帝——他才是致“乱阶”的祸首。
作品具有批判意义,更具有文学价值。在谴责玄宗欢娱误国的同时,又对他与杨妃的离散寄予同情。它不为史实所拘,刻画了一对忠于爱情的夫妇,展示了一幅帝王之家的爱情悲剧。如写玄宗对杨妃的深沉思念和悲怆:“时移事去,乐尽悲来。每至春之日、冬之夜,池莲夏开,宫槐秋落,梨园弟子,玉琯发音,闻《霓裳羽衣》一声,则天颜不怡,左右歔欷。三载一意,其念不衰。求之梦魂,杳不能得。”又,写在幻想的仙界中杨妃对玄宗的感情: “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界,且结后缘。或为天,或为人,决再相见,好合如旧。”他们的爱情如此真挚,离散后的相思又如此凄切。加之作者设置了天上、地下的环境,有助于表现无穷无尽的离愁和相思,使得明皇与杨妃在生死永隔的情形下各抒思念之忱,这就使他们的爱情更具有感人的力量。作者又善于剪裁和掌握分寸。虽然侧重在表现坚贞专一的爱情,但不使对爱情的描写减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也不使对皇帝的批判遣责冲淡了爱情的悲剧性。由此也可见出作者较强的艺术功力。
描写生动,是这篇小说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环境描写和人物外貌、心理的描写都比较出色。如写杨妃的美貌: “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既出水,体弱力微,若不任罗绮。光采焕发,转动照人。”将杨妃的天生丽质和娇娆情态描绘得生动细致、历历如见。此外,文笔委婉,有抒情笔调,结构严谨。条贯有序等,也都是这篇小说的特点。
《长恨歌传》对后世影响极大。鲁迅说: “陈鸿为文,则辞意慷慨,长于吊古,追怀往事,如不胜情。……杨妃故事,唐人本所乐道,然鲜有条贯秩然如此传者,又得白居易作歌,故特为世间所知。” (《中国小说史略》),唐以来,这一故事素为人所盛称,甚至玄宗还在世时,民间就已有关于明皇、杨妃的传说。后来则大量为诗歌、笔记所吟咏和记叙。戏曲方面以此为题材的,更不胜枚举,尤以元人白朴的《梧桐雨》和清人洪昇的《长生殿》为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