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相根硕*》简介|鉴赏
志怪小说。又名《剡县赤城》,见《搜神后记》卷一。这是一篇内容上属于洞窟神仙一类故事,题材是写人与神仙的相爱,实则反映了人民群众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洞窟神仙故事在《搜神后记》中的大量出现,就其社会原因来说,是人们厌恶东晋以来的战乱、残杀、饥饿的黑暗现实,追求安定、幸福生活的反映。从艺术上来说,是此类故事现实化的新发展。其中的仙女不是从天宫福地飞降下来的,如董永妻、白水素女等,而是确确实实生活在人间的可亲可爱的少女。故事摆脱了幸福靠天帝赐予的传统观念,发展到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得幸福的新思想。这就改变了以往可望而不可及的内容,增强了生活的现实感,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人物形象朴素逼真。男主人公会稽剡县猎民袁相、根硕,是两个普通的劳动者,他们为了追逐六七头山羊而步入了仙境,而这个仙境亦同于人间,不过“内甚平敞,草木皆香”, “有一小屋”而已。他们虽与仙女结合,过着美满生活,却“仍然思归”,“潜去归路”,这是现实生活在他们身上的投影,难以摆脱。
二仙女久居仙洞,除能“曳履于绝岩上行,琅琅然”外,其它与普通人无异。如“年皆十五六,容色甚美,著青衣”,一改写仙女必是“霓裳冰颜,艳质与人殊别” (《拾遗记·洞庭山》)的富贵气,而极富人情味。她们初见袁相、根硕二人至,高兴地说: “早望汝来!”热诚友好, “遂为家室”。描写二人性格爽直,情态宛然。袁、根二人归故里时,以“腕囊”相赠,使之灵魂永脱苦海,走上自由的新天地。二女所居住的“洞天福地”,既无神山奇水,又无珍禽异兽,而是以普通的人世间的模式来塑造的。这正是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的反映。
小说对自然环境的真挚描写,是一大特色:
会稽剡县民袁相、根硕二人猎,经深山重岭甚多,见一群山羊六七头,逐之。经一石桥,甚狭而峻。羊去,根等亦随渡,向绝崖。崖正赤,壁立,名曰赤城。上有水流下,广狭如匹布,剡人谓之瀑布。羊径有山穴如门,豁然而过。
这境象中有石桥、绝崖、瀑布、山穴,层次鲜明,形象逼真,是深山峻岭中的田园风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