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究教育谈》简介|鉴赏

《学究教育谈》简介|鉴赏

短篇小说。天僇生著。载《月月小说》第十二号,请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十二月出版。

小说写一个老学究办学,办而少教,误人子弟,后被禁止用学堂名义办学,结果终因贫病而死。这位学究姓陆, 少年时读过一些书,但都不甚了了。年约五十许,以办私塾为业。他素有白天睡觉的癖好。当他坐在那里打瞌睡,学生则甚为得意,相扑为戏。当他醒来见此情状,就大声呵叱学童,学童则齐声乱诵。他平时轮流在学生家吃饭,教书时,就根据谁家饭菜的丰歉,而决定给予学生授课的多少。因而每逢先生枉顾,村人必增酒馔以饲。一日,陆先生偶入城,听人说政府方停科举,立学校,惊吓欲绝。不久,村农亦陆续送子入校学习。而在陆先生处读书的则所剩无几。为生活计,先生忽得奇策,即在旧塾门首写上“某某高等小学堂”,陆先生也由旧日蒙师而变为学堂校长。而堂中百无陈设,学生书案仍与牛磨鸡埘相混杂。后来,那些原来离去的学生又陆续归来。先生很高兴,又想,“今朝廷方奖励教育,有独立创建学校者,许大吏保奖。吾今设学堂,利则厚矣,有利不可无名,盍具呈学司,学司视学务重,必为吾出奏,吾由此可得清衔”。因而,历时数日,拟就一稿,来到省城,以开办情形禀学使者,求使者代奏。使者见稿中满纸新名词堆砌、语气不通而大惊,说要等派员勘察学校再定,来人发现陆先生从校舍、教科书到教学器具等均无办学条件,遂不准再用学堂名。此后再无学生到陆先生处求学。陆先生亦因贫病而死。

这篇小说题为《学究教育谈》,而实在是一部陆学究传略,小说塑造了一个没有学问却以办学为业,且精于名利,贪图钱财,甚至爱占小便宜的老学究的形象。他自己对学问知之甚少,对于办教育,只是为了贪图眼前的实惠。在办私塾时,看不出他对学生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更多的是放任自流。而当办私塾没有出路时,这个过去曾骂习西文、设学校的人为汉奸的老学究则灵机一动,改私塾为学堂, 自己也摇身一变为校长,至于校舍、教科书以及教学器具则全然不加考虑。最为有趣的是聘任教员一事。当时有人问他,既设学堂,为何未见聘请其他教员,这位学究回答说:“否,吾生有丈夫子五。吾长子尝在郡城读勃拉马半本,可以教英文;吾次子善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可以教历史;吾三子善治田,可以教理化;吾四子往来乡城间路径甚悉,可以教地舆;至于体操、唱歌二科,则非吾幼子莫任。因吾幼子年虽十余岁,然居恒时时猱升树杪,入邻翁圃,窃其果实,又能唱秧歌也。”这些就是他的教员队伍,可想而知,让这些人教书,天晓得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他办学可以不注重对学生的教育,但不可不捞取他的名利。他趁朝廷奖励教育的时机,想以独立办学堂的名义,弄它个头衔挂挂。结果偷鸡不着蚀把米,连自己的饭碗都给砸了。他是个贪图小利,视财如命的人。小说以简洁的笔法,将老学究这一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到学生家吃钣,见有猪肉等好菜,总是趁人不注意时,“徐徐引指至盘,力取少许置怀袖间,而已则故为庄容,若无事者然。”每逢节日来临,村人都要给他送些小洋元,他将收到的钱“一一陈之案上, 首读所錾文,细语曰,某某省造,某某通宝。继又数曰,一枚二枚,乃至数十枚。数无讹,乃以银元次第置掌中,试其轻重。凡银色稍次者,必骈二指以银置指端掷几上,聆其声,如是者再。然后捡厚楮裹之。以两手挟持,手战不能止。若恐其飞去者。目左右顾,恐有人于破壁中窃窥也。见无人,乃与师母出破椟,启其键,置银其中,外铺以破布及败絮,十数重,然后已。至夜分,苟风动或门启有声,先生必惊起,防人胠甚箧”。短短的文字,将老学究的一系列动作与心态描写得生动、传神。

这篇小说虽然表现的是一个老学究办教育的情况,但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乡村教育中所存在的弊端。同时,它对当时社会上只图名利,不务实际的现象是一个有力的揭露与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