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尾狐》简介|鉴赏

《九尾狐》简介|鉴赏

狭邪小说,六十二回。评花主人著。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至宣统二年(1910)社会小说社分六册出版。卷首有戊申(1908)九月灵岩山樵序。

全书叙妓女胡宝玉的一生,意在揭露淫妓的种种无情、虚伪、放荡和下贱,劝诫嫖客们不要去上当。所谓“九尾狐”,是作者给胡宝玉封的徽号,因狐性最淫,又加之以“九尾”,那种污秽便更令人不堪了。胡宝玉本是一个私生女,从小卖在堂子里,因长得漂亮,又炼就一身狐媚工夫,很早就哄动了上海滩。初时名唤林黛玉,被富翁杨四看中,花了一大笔钱,娶回家里,但她却不安于室,不久便与杨吵闹,下堂求去,跑出来仍做妓女,这才改名叫胡宝玉。姘得戏子杨月楼,又与年轻而豪富的郭绥之相好,整日游玩,淫欲过度,弄得绥之患病变了相才罢。此时她又与名伶十三旦姘识,但十三旦却经不住她的折腾,借口到京城去了。胡宝玉便到广东,名噪珠江,大赚了一笔后回到上海,忽发奇想,去结交了几个咸水妹,学了几句洋文,居然养起刘海,陪外国人睡觉。后来因为遇了贼,没有钱还账,便赴宁波,以媚术向阔老骗得三千两银回沪交账。回沪后又偶然相会了她的同母兄弟杜阿二,便留他下来干些活计。秋高气爽,胡宝玉忽然因风怀思,想念十三旦,便寻至京城,于是又名噪京师,并与十三旦重新缠绵,但十三旦终究受不了她过度的淫欲,与她决绝。她伤心之余,回到上海,自思年华流逝,青春已去,便买了几个小女孩,培养起来, 自居老鸨,到开张时,取名庆余堂,热闹非凡。接着又是宝玉四十寿辰,繁华景象到了极盛。但当夜,宝玉却做了个恶梦,醒来犹豫不决,便决计要到杭州去烧香礼佛,带了兄弟杜阿二与贴身娘姨同行。不料杜阿二在路上大病起来,等到回沪请医, 已是不治。他死后,胡宝玉为了显示她的财力,打破一切规矩礼法,为兄弟捐官、 出丧……小说写到这里中止,据末回提示的后面情节来看,大概上海嫖界的风头,从此已归了一个新起的妓女,亦叫林黛玉,与宝玉起先的名字一样。而胡宝玉的最终结果,则由于她的奢华和淫荡,决不会是好的。

小说作者自称旨在“醒世”,其实写的多是无聊情节。就灵岩山樵的序来看,此书本来就是为了与《九尾龟》相匹配而写的,要让人知道“北里胭脂,尽呈假态”,使“南都金粉, 悉现真形”,因而“不独媲美于《九尾龟》也,抑且驾而上之,为走马章台者作当头棒喝也”。但作者揭露妓女的手段,写来写去,却总不过说胡宝玉怎样淫荡罢了。即使那为作者所欣赏的,写在书中用来“解秽”的名士文人之即席联吟、评品花榜,也同样是低级庸俗的趣味。揭娼家的虚情,这本来就是“责善于非所”,而那些再三出现的劝诫文字,一付苦口婆心样子,实在也只是可笑而已。也许这只是一部“谤书”,用来向妓女敲榨的,故而后来没有再写下去。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论狭邪小说“写法凡三变,先是溢美,中是近真,临末又溢恶”,这最后阶段“溢恶”的代表作是《九尾龟》,《九尾狐》便是同类的作品。应该说,象这样集中了笔墨,用一部书写一个名妓的一生历史,如果作者能够平实地记叙,以社会批判的眼光来审察,用公正的态度,不失同情地描绘出一个名妓的形象,加以作者的阅历和文才,本来可能是一部很成功的小说。但作者却先验地定她为狐狸,一味地强调她如何地坏,如何地淫贱,幸灾乐祸地咒她没有好收场,劝嫖客们不要去上她的当。好象妓女与戏子马伕往来便是可耻淫贱,而向达官贵人奉承欢笑,给他们做姨太太才是正经。这样可笑的见识,却又自以为深沉,拿来作书讽世,结果也只是令此书无法卒读。不管作序的灵岩山樵如何赞美,总觉得比之于《九尾龟》更其等而下之,甚至到了恶劣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