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杨士凝《柳梢青·一望平畴》原文赏析

(清)杨士凝

柳梢青·一望平畴

一望平畴,风轻沙软,野渡无舟。深柳莺雏,斜阳燕子,人在高楼。溪雪冷卧蘋洲,早挂起、西山一钩。牧髻簪红,樵簑担绿,唱过荒丘。

 

这首词,一开篇就把读者带入一个旷远的境界。青翠的田野无边无际,风是那样的轻软,连那沙粒也因她的吹拂而变得细柔了。“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唐人韦应物《滁洲西涧》诗中的句子,描绘了一种静寂。而这里作者所要表现的似不仅仅是这种气氛,无舟并非无人,春天是耕耘播种的季节,人们都在田野里忙碌,那么“野渡无舟”也就可以理解了。由此可推想,在这宁静的氛围之外别有热闹的天地——热烈的劳动场面。“深柳莺雏,斜阳燕子二句,不仅点明了时间是春天的傍晚,也点出了这里有人家。“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词)。这里宁静而不荒寂,你瞧,不远处就有高楼人家。

“溪雪冷卧蘋洲,早挂起,西山一钩”,月不用“升”而用“挂”,显得更加精巧可爱。“牧髻簪红,樵簑担绿,唱过荒丘。”大自然的景色一旦离开了人的活动,就荒凉无生意,唯有人化了的自然才是美的。作者在这幅画面中加上了劳动的人们,似乎也有这方面的用意。他不仅要表现自然的优美迷人,更要表现普通农人的勤劳乐观。“唱过荒丘”,这歌声便是其乐观的象征。这最后三句,一下子开拓了全词的境界。如果说整首词是一幅画,那么这牧童樵夫就是画的主景,而其它描写都不过是背景而已。

此词色调明净,意境旷远,意气连贯,一气呵成。“高楼”中的“人”,既是景中的点缀,也是写词取景的立足点,所有的景象都是从他的眼中的反映出来的。作者以他的视觉把景色从远处移到近前,再拉向远处,又以他的听觉把意境由有限推向无限。

此词不仅在写景抒情、创造意境上有独到之处,而且在遣词造句上也颇见匠心。如“牧髻簪红,樵簑担绿”两句,对仗工整,选词精当。“簪”在这里作动词用,“插”的意思。“红”代花,“绿”代薪,髻黑花红,簑褐薪绿,各自间杂,又前后相映成趣。可见作者的不凡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