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济访
多病而又受宠的秋天
当玫瑰园刮起狂风
果园被白雪覆盖时
你将死去
你将死去
不幸的秋天
在茫茫的白雪和累累硕果之中
翻飞的鹰雀
在天边
俯瞰着快乐的绿发小水神
她们还不曾尝过爱的滋味
从遥远的森林那边
传来呦呦鹿鸣
我多么爱你呵,秋天
我爱你的秋声
那不摘自落的熟果
那悲泣着呻吟着的森林
就在这秋天滴尽了它的泪珠
树叶
凋残
列车
飞驰
生命
流逝
(金丝燕译)
(法国)阿波里奈
也许自然之秋与人生之秋天生有着极为复杂和密切的联系,因此,古今中外的墨客骚人面对飒飒秋风、萧萧落木总会情不自禁地生发人生如斯的感慨。当即将告别鲜活的青春、勃勃的生机、累累的硕果时,“秋风秋雨愁煞人”则成为人们对秋天的独特感受。《病秋》起首便宣称“多病而又受宠的秋天”,“你将死去”,从而为全诗定下“悲哉秋之为气”的哀婉凄楚的怜愁悲秋的情绪基调。逗人爱复惹人怜的秋天将逝去,严酷的冬天将来临,诗人为此流露出无限的惆怅悲哀与怀念之情。
第二段,诗人慨叹秋天将消失(“死去”)在茫茫白雪覆盖的冬天与硕果累累的收获之中。以高洁的白雪与丰硕的收获来衬托多病而受宠的秋天,便更添对秋天的怜爱和对秋之将逝的惋惜。紧接着,诗人忽发奇想,创造出一个现实与神话相交织的意象:“翻飞的鹰雀/在天边/俯瞰着快乐的绿发小水神/她们还不曾尝过爱的滋味”。鹰雀可能是实景,而它们真能看到快乐的绿发小水神吗?砸碎现实与神话的材料,重新捏合一体,这是阿波里奈诗歌创作的重要特征,而我们所要理解的是诗人为何在此捏合二者。自然,一种飘忽而至的灵感和即兴式的想象非我们可以解释,而我们所可以臆测揣度的是:天边翻飞的鹰雀与快乐的小水神使得在有无之间形成空阔辽远的意境,以若虚若实若有若无的一笔轻点而描画出秋光万里、一碧寥廓的深秋之景。其次,那不识爱滋味的快乐小水神的出现,一方面“以乐境写哀,一倍增其哀”;一方面暗指永恒的小生命(“神”)不知“死”之将至,以永恒的水神反衬秋天将死,喻指秋天的短暂匆遽,在永恒与短暂的比较中激人哀怜。
第三段绘出遥远的森林与呦呦鹿鸣的画面,一方面表现秋天之寥廓,另一方面羼入生命的意念,在鹿鸣之声中显出生命的动态。
第四段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秋天秋声的挚爱惋惜。那熟果落地声,那森林的悲泣声、呻吟声,黄花落叶坠地声,秋风秋雨萧疏滴落声,激起诗人无限的悲哀,这秋声仿佛秋天“滴”落将死别世的“泪珠”,这一意象如此强烈地攫住了诗人的想象中心,使他在形式上采用主谓结合的三组词组作纵向排列,仿佛泪珠滴滴。“树叶/凋残/列车/飞驰/生命/流逝”,这三组意象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透过片片坠落的树叶,诗人仿佛看到了飞驰的列车,并从中感觉出生命的流逝。秋之将去,而诗人之心也随秋而去,正如夫子临江而悟:逝者如斯夫。诗人对秋天的挚爱便是对生命的挚爱;对秋之将去的惋惜感慨,也是对生命流逝的惋惜感慨;对自然之秋的悲愁,也便是对人生之秋的悲愁。由于诗人巧妙地结合二者,便使得这首诗获得了某种永恒的东西足以深深叩动人们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