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诗群·方含·晨曲》新诗鉴赏
当黎明开始的时候
风又摇响圣诞节的银铃
当梦结束的时候
雨发出了鲜柠檬的气味
生活睡眼惺忪地挤在早班电车上
咀嚼着隔夜的梦的断片
在每个闪动的眸子
每张冰冷的香喷喷的脸颊上
传播着同一支晨曲
我喜欢用皮肤接触每件大衣上的冷气
在玫瑰色的晨曦
我在诗歌的丛林里彷徨
直到那工厂早班的铃声
淹没在电报大楼的钟声里
而远方的太阳
在黎明被绞死的血泪里
升起了孤独的帆
这首诗是双重感觉聚合成的审美空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的意象是相互穿插相互作用的,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清新的、蓬勃的,如“风又摇响圣诞节的银铃”,“雨发出了鲜柠檬的气味”,“闪动的眸子”,“玫瑰色的晨曦”等;另一种则是悲郁的、不安的,如“隔夜的梦的断片”,“远方的太阳/在黎明被绞死的血泪里/升起了孤独的帆”等。我们注意到,这首诗的基调是复杂的,“晨曲”的表层结构之上还有着高层结构,并且,这高层结构的内涵是诗的本质。它虽然若隐若现,但最后竟将表层结构所传达的信息全部淹没了:它就是第二类意象所暗示的东西。也正是有了悲郁的、不安的第二类意象,才使此诗的“意义场”扩大了,显得坚实而厚重。这首诗的用力处在于“太阳——孤独的帆”的意象,它仿佛是突然从前面一系列安宁、美好的意象中爆发出来,一下子使全诗豁亮了、升华了,使我们意识到“晨曲”的深刻涵义。这最后的三行诗,是此诗的灵魂,塔顶的舍利,它不是渐渐显示的,而是异峰突起别开生面,刺激着我们去思考早晨的太阳除了呈示生机之外,还呈示着别的更内在的什么。这是诗人巧妙地经营诗歌结构的结果。值得提出,这首诗写在十年动乱刚刚结束的时刻,它相当准确地展示了时代的心态,成为诗意的时代之“晨曲”。读现代诗,我们不能平均使用注意力,而要能把握住诗歌总体结构中的核心意象,找出全诗情感负荷最重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诗歌的内在魅力,而不致在繁杂的意象丛林中迷失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