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诗群·王小妮·我感到了阳光》新诗鉴赏

《朦胧诗诗群·王小妮·我感到了阳光》新诗鉴赏

我从长长的走廊

走下去……



——啊,迎面是刺眼的窗子

两边是反光的墙壁

阳光,我

我和阳光站在一起!



——啊,阳光原是这样强烈

暖得人凝住了脚步,

亮得人憋住了呼吸,

全宇宙的阳光都在这里集聚。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存在。

只有我,靠着阳光

站了十秒钟

十秒,有时会长于一个世纪的

四分之一。



终于,我冲下楼梯,推开门,

奔走在春天的阳光里……

王小妮是典型的内倾直觉型诗人。关于诗,她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想我自己的诗应该走这样的路:一个是语言返回自然,用大量的口语入诗;还有一个是追求意象的直觉感,也就是可见性;另外就是结构上的,反对矫揉造作,寻求意识的近于原始性的流露,最后就是加强诗的内在容量,加强诗的凝固性、浓缩性……”(《诗探索》1980年1期《请听听我们的声音》)。这段夫子自道,是我们进入王小妮诗歌便捷的门径。

这是一首纯粹的未经理性加工的感觉诗。诗人将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场景神奇嵌在文字中,这美丽的“十秒钟”便对我们造成了陌生感。伴随这陌生感到来的,还有“发现”的惊喜。哦,生活是这么生动,我们放过了多少美丽的“十秒钟”呵!直觉主义心理学美学大师柏格森认为,人的直觉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洞察力,它使我们能置身于对象的内部,迅速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这种直觉能够透入实在和生命之中,体验到最深刻的现实。减掉柏格森论证中的某些玄秘主义成分,我们不难发现他几乎是道出了一个现代艺术的真理。——在相当普遍的情况下的真理。

《我感到了阳光》正是仰仗了直觉使全篇情趣盎然的。“我从长长的走廊/走下去……”这一节是铺垫是反衬,“长长的”与后面的省略号告诉我们,诗人在昏昧中走了许久。“——啊,迎面是刺眼的窗子/两边是反光的墙壁/阳光,我/我和阳光站在一起!”诗人突然走到了阳光喷射的地带,雪亮的窗子和墙壁开始刺激她。

下面的感觉是在瞬间完成的,是猝乎而至的。“暖得人凝住了脚步/亮得人憋住了呼吸/全宇宙的阳光都在这里集聚”,这一瞬间诗人的感觉里只有阳光,阳光……这不是强调,而是直觉的真实。常人是都有过类似体验的,不过轻易地将它放过了。“——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存在。/只有我,靠着阳光/站了十秒钟/十秒,有时会长于一个世纪的/四分之一”,这里对阳光的感受融进了对生命的感受,“体验到了最深刻的现实”。这一瞬的感受具有强大的穿透力,使诗人顿悟了光明的力量,永恒的力量。而这并不是联想和推论,只能是忽然到来的暗示。诗人丰富的直觉感受将这“十秒钟”永远留在记忆中了。她终于“冲下楼梯,推开门,/奔走在春天的阳光里……”,这是直觉的力量掀动了她生命的绿涛,带着这直觉她去奋斗和开拓。

这首直觉型的诗来得自然、纯真,它不像某些诗那样神经质地折磨自己,力求折磨出奇特的“直觉”来。那种直觉是虚假的,哗众取宠的。真正的“直觉”就应该是诗人生命中可遇不可求的“十秒钟”:不可重复的一次性的高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