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时间·罗洛》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当我还是个婴儿,躺在摇篮里
时间是妈妈的笑容和奶汁
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生命
是生命留在世界上的脚印
——录自旧作
当我学会走路和淘气
时间是捉迷藏的游戏
当我背着书包,上学校去
时间是老师传授的知识
当我能分辨出声音、颜色和文字
时间是《月光曲》、《思想者》和《楚辞》
当我读完马克思和列宁的传记
时间是延河的流水,曾家岩的红旗
当我背着行李,走进刚解放的村子
时间是贫雇农分到的两亩土地
当我眼见第一个五年计划变成现实
时间是一列火车向前奔驰
当我在人的密林中分不清南北东西
时间是一个陀螺和一根鞭子
当我在生活的海洋中载沉载浮
时间是希望和失望养育的儿女
当我第一次和高原的群山相遇
时间是岩上的松,花下的泥
当我在辽阔的草原寻找一寸立锥之地
时间是高利贷者索取的利息
当我重温中世纪教会的历史
时间是伽利略面前的真理
当我梦见在宗教法庭接受火的洗礼
时间是红衣主教恩赐的一枚伪币
当我跨进封建法西斯统治的地狱
时间是用荆棘编结的囚衣
当我在“牛棚”中真诚地忏悔罪孽
时间是扔在地上的一张破纸
当我在清明节的金水桥畔陷入沉思
时间是钢铸的花圈,血写的诗词
当我看到手持白花的少女穿上镣铐制成的铁履
时间是一组正在演算的方程式
当我又一次看见春回大地
时间是喃喃的燕语,鸣叫的汽笛
1979年
作家写什么,总是和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我只能写我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东西。而当我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时,深深感到: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个人的历史,如果和国家的历史联系起来,应该是值得一写的。
然而,要在一首诗里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就必须选取最具有特征的细节,用最凝炼的语言来写。这首诗,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我只写了19节,每节2行,共38行。无论国家的历史,或是个人的历史,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一定的时间范畴之内。时间,好比是一个链环,可以把各种各样的事件联结在一起。这首诗的每一节的第二行都用“时间”两个字来开头,这就大大节省了语言,做到诗所要求的简洁。时间就是历史,而历史是人创造的,在这一意义上,时间也就是生命。于是我从我在1948年写的一首题为《时间》的短诗中摘引了两行作为题辞:“时间是什么? 时间就是生命/是生命留在世界上的脚印”。这首诗的前三节写的是童年和幼年时代。第四节写的是我在学生时代的爱好:音乐、艺术和文学。贝多芬的激情和抗争,罗丹的深邃和独创,屈原的忧愤和忠贞,使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从现实世界升华出来的艺术世界。第五节——大约在1944年左右,我和一些共产党人交上了朋友。延安和中共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曾家岩,便成为我们这些年轻人心目中的圣地。第六、七两节写的是建国初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也逐步走上顺利发展的轨道。当时,整个国家是欣欣向荣的,人们的心情也是振奋的。1955年,一大批革命作家突然被宣布为“反革命”,这就是有名的“胡风事件”。我也被牵连在内,而我对此是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的。因此,不能不感到痛苦和惶惑。在黑白不分、是非难辨的情况下,我觉得自己的确像是一个被鞭子抽打的陀螺。从第八节到第十七节,写的就是1955—1976年间我的经历、感受和心境。在此期间,运动一个接着一个,而且越来越“左”,到“文化大革命”就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样,我所写的就不仅是我个人的感受,而是许多人共有的感受了。我于1958年到了青海,这就是第十节写到的“当我第一次和高原的群山相遇”。辽阔的高原使人胸襟开扩,“岩上的松,花下的泥”只是当时心情的一种写照。尽管我已身入另册,但我仍想到龚自珍的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文革”开始的时候,我对它还是缺乏认识的。尽管已身入“牛棚”,我确实是在真诚地交代那些莫须有的“罪行”。随着岁月的推移,我才逐步认识到江青之流口里讲的是“革命”,而实际上实行的却是封建法西斯专政。大约是物极必反吧,1976年清明节爆发了天安门事件。人民大众用“钢铸的花圈,血写的诗词”来提出抗议了。1976年元月,我在一首词中表达了这样的愿望:“伤国事,看金瓯,几沉浮。倩谁收拾,剩水残山,重写春秋!”当时在我心中,中国往何处去,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就是第十七节写的:“时间是一组正在演算的方程式”。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中国还经历了两年左右的徘徊,“凡是”派还在人们心里投下阴影。然而,大地春回已是大势所趋,中国进入了新的时期,“归来”的诗人们也和人民一起进入了新的时期。我另一首诗《给诗人》,有这样几行:“你可曾见过:从受伤的心里/流出的不是呻吟,而是创造的欢乐/你可曾见过:在地狱的火里/炼出的不是灰烬,而是黄金的号角”。它们可以和《我和时间》的最后两节参看。因而它是在走向“四化”的征途中一阕响亮的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