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概述

《孙子兵法》概述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

孙武,字长卿(生卒年月不详,约与孔子同时,前551~前479),齐国贵族的后裔,曾潜心研究兵家之学,公元前532年(齐景公十六年)齐国发生“四姓之乱”,孙武出奔吴国,“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阖庐亦称阖闾。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的《吴问篇》残简,记载了孙武和吴王关于晋国六卿“孰先亡,孰固成”的答问,孙武认为亩大、税轻者可以“固成”,得到吴王的赞许,可见,孙武不仅擅长军事,而且也是具有改革图强意识的政治家。

孙武受到吴王阖闾重用,同伍员(伍子胥)等大臣辅助吴王治国练兵。经过数年准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九年),孙武建议与蔡、唐两国联盟。他辅佐吴王率大军进攻楚国,柏举之役,大败楚军,占领了楚国首都郢(今湖北江陵北)。因此《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后来,由于吴国内部纷争不断,孙武闭门不出,对历史上和他自己经历的战争经验进行总结和理论提升,授徒讲学,经过许多门徒、学生和前来请教者的口传笔录,代代相传,从春秋末到战国初,逐渐形成一部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

班固《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著录的《孙子兵法》有两种,一为《吴孙子兵法》,另一为《齐孙子(兵法)》。这里,《吴孙子兵法》是孙武的兵法,即人们习称的《孙子兵法》;而《齐孙子(兵法)》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所写的兵法。对于这两部兵法之间的关系,过去引起学者间的争论,有人认为二者其实就是一部书,有人主张是不同的两部书。直到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人们发现其中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种书,二者并不相同。竹简本《孙子兵法》13篇已单独成书,另附佚书5篇;《孙膑兵法》16篇,即久已失传的孙膑所著《齐孙子(兵法)》。

“兵法”就是《孙子兵法》中频繁出现的“用兵之法”(见《作战》《谋攻》《军争》《九变》《九地》等篇)的简称,主要讲治兵、用兵等军旅之事。我国春秋时代的贵族已有讲兵法的书,叫作《军志》《令典》,提出了“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允当则归”“知难而退”(《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等简要的作战原则。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兼并战争规模扩大和战争方式的改变,产生了专门指挥作战的将帅和研习用兵之法的军事理论家,孙武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今本《孙子兵法》共有13篇,约6000字。从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4个部分。《计》《作战》《谋攻》3篇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讲战略。以计谋为先,重视出兵之前的“庙算”,把战争作为一个综合事件,从道、天、地、将、法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继而讲野战和攻城,使人对战争有总体上的了解。第二部分包括《形》《势》《虚实》3篇,主要讲战术,如何因时、因地、因敌采取相应的措施,兵力的投入什么地方多、什么地方少,即所谓用兵之妙。第三部分包括《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5篇,讲实战,如何在战场上灵活、机动、迅速、多变地打击敌人,所谓“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分离)合(汇合)背(后退)鄉(向前),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汉书·艺文志·兵书略》)。第四部分由《火攻》《用间》两篇组成,讲火攻和间谍的具体使用方法,是对实际战争经验的总结。

《孙子兵法》在现当代影响较大的注本有郭化若将军《孙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研究著作可参考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年版)和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