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是什么意思

天命之谓性

【题解】

本则选自《礼记·中庸》。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4),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5),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6),谓之和(7)。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8);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9)。致中和,天地位焉(10),万物育焉。

 

【注释】

(1)天命:天赋,指人的自然禀赋。朱熹《中庸章句》:“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3)修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4)戒慎:警惕谨慎。(5)见(xiàn):显现,明显。(6)中(zhòng)节:符合礼义法度。(7)和:无所乖戾,不违背情理法度。朱熹《中庸章句》:“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8)大本:根本;事物的基础。(9)达道:公认的准则。(10)位:安于所处的位置。

【导读】

人的天性是善,由善而生仁义礼智信,而生高山景行之德、浩然长存之气、顶天立地之骨,所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但人却常因外界的诱惑而背离善良的本性,需要虚己、自省、戒惧、慎独,从而去外诱之私、固本然至善。显然修养过程中态度须“至诚”,心地“至诚”才能达到圣明的境界,成就人生。不要认为自己处在别人“不睹”、“不闻”的环境中,就可以做失德之事,须知隐秘细微的东西最终会通过结果显现出来,昭示于人。慎独不仅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坦荡的襟怀。而人性本善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中和”,就是本着善的原则而恰到好处地行为处事,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中是美德,过和不及都是恶的表现。只有人人追求中和的境界,才会迎来“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理想世界。

 

【思考】

1.为人须慎独。不慎独的结果会怎样?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的“节”包含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