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舞蹈·巴兰钦

西方文学·舞蹈·巴兰钦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芭蕾舞重要奠基人之一,美国纽约市芭蕾舞团团长兼艺术指导。他将“交响芭蕾”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巴兰钦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一个音乐之家。从“帝国芭蕾舞学校”毕业后,在彼得格勒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作演员。曾到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因此在音乐上有极高的修养。同时他还是彼得堡“青年芭蕾舞团”的组织者和参加者。1924年巴兰钦旅居国外,一度参加著名演出经纪人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担任演员和编导。1934年定居美国,在林肯·科尔斯坦的支持下,组建美国芭蕾舞学校如美国芭蕾舞团。1946年创建纽约芭蕾协会并担任艺术指导,1948年创办纽约市芭蕾舞团,并使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的芭蕾舞团。他不仅把古典芭蕾带到美国,并推陈出新,进而给古典芭蕾以新的生命力,使芭蕾舞交响化,尽管巴兰钦并不是交响芭蕾的发明者,但他作为一个具有明晰判断力以及广博文化素养的编导,使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大多利用交响乐作为自己舞蹈作品的音乐基础,舞蹈动作往往和音乐达到难以置信的融合。在俄国芭蕾的基础上,他发展出自己独具风格的芭蕾流派,其艺术观同传统的戏剧芭蕾相对,而被人们称之为“音乐芭蕾”或“抽象芭蕾”,因为他的作品大多无情节,而力图反映乐曲的体裁、风格、节奏、色彩、调性及音色,所采用乐曲大都是些音乐大师的名作。在他看来,芭蕾舞不是用舞蹈来描写在时空上有联系的事件,而是许多本身包含有舞蹈形象的舞蹈结构的交替变换,因而芭蕾无需借用文学所具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巴兰钦的这种艺术风格是到美国后才形成的,首先是因为他深厚的音乐素养导致了他对无情节芭蕾的偏爱,其次是美国的自由空气使他的才能得到尽情的发挥,第三,部分是因为经济原因,他当时没有雄厚的资金购买大型舞剧的服装道具。巴兰钦的音乐素质是他编导个性形成的最基本因素,这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都显而易见,他的创作手法质朴纯真,善于捕捉音乐中的视觉形象。传统的古典芭蕾表现手法,已不能表现现代音乐的内容的丰富及其不和谐的、异乎寻常的音响效果,巴兰钦则采用许多平时不常被人注意的人体动作的组合,来表现现代音乐。对通常的听觉来说几乎是反常的音响,产生出对通常的视觉来说,同样也是反常的舞姿。这些扭曲变化的舞姿与古典芭蕾的舞姿是截然对立的,贯穿着巴兰钦自己确立的一套体系,他剔除了芭蕾中那些无意义的、浮华的和琐碎的装饰动作,使芭蕾在纯形式、节奏和空间的探索上有了一个飞跃。巴兰钦反对明星制度和个人崇拜,他的兴趣在纯舞蹈,因而他要求演员必须有精确的身体动作,并抑制演员的一切现实主义的情感表达,而追求演员的非个性风格,把演员当作一种工具,通过演员的动作来达到他预期的效果。巴兰钦打破了传统的古典芭蕾舞和现代舞之间的对立,使二者达到了融合。巴兰钦晚年的风格越发变得老成,甚至有人认为他的晚期作品常常是理智得冷冰冰的而缺乏人情味。巴兰钦的弟子深受他影响。将其舞蹈风格带到各地。因而巴兰钦对美国芭蕾舞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巴兰钦一生创作了150部芭蕾舞作品,其中绝大多数是无情节的独幕舞剧,偶尔也重新改排古典名作。他还为电视电影和百老汇创作舞蹈。巴兰钦大量采用斯特拉文斯基的乐典编舞,那种从思想到行动的紧密配合,在舞蹈史上罕见。他的主要代表作有: 《小夜曲》(1934)、《牌戏》 (1937)、《巴罗科协奏曲》 (1940)、《四季》(1946)、《C大调交响曲》(1947)、《火鸟》 (1949)、《浪子》 (1950)、《阿贡》 (1957)、《竞赛》 (1957) 、《情歌》(1960)、《普尔契涅拉》 (与罗宾斯合作1972) 等。巴兰钦还编有《著名舞剧大全》 (1954)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