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电影·罗默尔

西方文学·电影·罗默尔

法国电影导演。原名莫里斯·斯契雷。生于法国南部的南锡城。他原是一位电影评论家和大学文学教师,早年曾为好几家专业杂志如《艺术》、《当代》、《电影杂志》撰写评论文章。50年代,他写作了分别论述罗西里尼、霍克斯、雷诺阿、沟口健二、希枢柯克等电影大师的论文,并以《论茂淄影片〈浮士德〉的空间组织》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57年,他继巴赞之后任《电影手册》杂志的主编达7年之久。新浪潮到来之前,他自1950年起就开始拍摄短片,到1958年共拍了6部。他于1959年拍摄的《狮子的信号》获得成功,为新浪潮的产生作出了贡献。

罗默尔的创作丰富多彩,他拍摄电影,也制作电视节目,既拍长片,也不放过短片。同时,作为大学教授他又致力于电影教育活动。1964—1969年,他为法国电视台主持《现代电影者》专题节目,并亲自制作了《卡尔·德莱叶传》、《路易·卢米埃尔》等,还为其他专题制作了近20部电视片,如 《雨果和他的 〈沉思集〉》、《马拉美》等。他的电影短片有 《纳第加在巴黎》(1964)、《蒙弗贡的农妇》(1968) 等。他于1963年还参加了影片 《六位导演眼中的巴黎》的拍摄,导演了此片的第四个插曲《星形广场》。

除了电视片和短片外,罗默尔的影片主要包括在如下两个系列中:“道德故事”集和“喜剧与格言”集。“道德故事”自1962年到1972年共完成六集: 《蒙梭的女面包师》 (1962)、《苏珊的职业》 (1963)、《女收藏家》(1967)、《我在莫德家的一夜》(1969)、《克莱尔的膝盖》(1970) 和 《午后的爱情》(1972)。导演在谈到这些影片的总体构思时曾说,“道德故事”的概念是:“故事不是在探讨人们做什么,而是探讨他们在做事情时脑子里想什么。与其说是行动的电影,毋宁说是思想的电影。”因此,“道德故事”集的影片故事情节一般都比较简单: 男子甲钟情于女子乙,尔后认识了女子丙,但最终并未与丙交好,而是又回到了乙的身边。比如在《女收藏家》中,年轻的艺术商阿德里安想一个人独自享受游手好闲的日子,可是少女海迪的出现使他未能如愿,因为少女迷住了他,最后他回到伦敦,找到了原来的女友。在完成该系列片之后,罗默尔拍摄了根据18世纪德国小说家亨利希·冯·克莱斯特的中篇小说改编的《0地的侯爵夫人》 (1976),为了更好地再现故事发生的时代气氛,导演从浪漫派绘画中借鉴了不少艺术表现手法。另外,他还拍摄了一些电视片和其他一些影片。自1980年开始,罗默尔以“喜剧与格言”为总题拍摄了一系列影片,至1984年已完成四集: 《飞行员的妻子》 (1981)、《美满婚姻》 (1982)、《海滩上的波利娜》 (1983)、《盈月之夜》(1984)。在这些影片中,每一部开头都告诉观众一句格言,如《飞行员的妻子》的格言是: 人不会无所思。

罗默尔的影片风格朴实无华,不追求强烈的视觉效果,而是力图启发观众的思考,重点放在表现人物的心理反应上。影片的故事常发生在优美的环境中,乃至带有几分凄凉,与人物的心理形成对比。这在《狮子的信号》中已有所显露,影片中夏日巴黎的荒凉景色,映衬着在这里沦为流浪汉的美国小提琴家的处境和心理。《女收藏家》的故事发生在夏天法国南部蓝色海岸边的一座别墅里,《盈月之夜》的情节则在冰雪覆盖的巴黎郊外展开。罗默尔影片既幽默又严肃,大多探讨了诸如忠诚、伦理、社会价值这样一些道德问题。影片中的主人公在追求他(她) 们的行动自由时,常遇到同基督教道德之间的矛盾。他的大多数影片都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的这类道德情感,并根据“传统的道德观念”去探讨这些问题。因而他的影片深得知识阶层的喜爱,加上他又是文学家和教授,通常由自己编剧,影片十分耐人寻味,有人甚至认为他的影片是属于知识分子的“精华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