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音乐·斯克里亚宾

西方文学·音乐·斯克里亚宾

俄国作曲家、钢琴家。6岁开始学习钢琴,1888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钢琴班,师从萨冯诺夫,1891年获钢琴演奏金质奖;1892年起随塔涅耶夫及阿伦斯基学习作曲。1898至1907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教授钢琴及作曲。1896年起曾数度出访欧美各国,在柏林、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伯尔尼、布鲁塞尔、纽约等地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演奏自己的作品。1915年因唇部血中毒病逝。早期作品深受肖邦、李斯特、瓦格纳的影响,作品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如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至第四钢琴奏呜曲, 以及一些前奏曲、 音诗、练习曲等。后来他对尼采的“唯意志论”和印度的通神哲学产生了兴趣。认为上帝的力量、人的情感意志能改变一切,以人神相通、相融为至高境界。力求创作出融音乐,宗教,哲学为一体,感知印象与宗教体验合一的宇宙艺术。在第五交响乐《火之诗》中,使用了称为“色彩带风琴” (Colaor Organ) 的色光控制盘,在音乐演奏过程中,与音响同步变换各种不同色光,在听觉及视觉上渲染音乐的神秘气氛,增强听众的神秘体验。乐曲最后高潮处为强烈的白光,以示人、神、宇宙合一。在1902年以后创作的作品中,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神秘主义哲学思想,如交响乐 《狂喜之诗》,第六至第十首钢琴奏呜曲等。1914年开始写作一部集中表现神秘主义的大合唱作品,打算以这部作品作为理解其哲学思想的指南,其中,各种哲学观念作了象征化的处理。因早逝,该作品未完成,仅留一些手稿片断和创作提纲。(1973年,苏联音乐家亚历山大·尼姆金等对遗稿进行了整理,选用斯克里亚宾其它作品中的音乐材料作为补充,完成了这部遗作,定名为 《宇宙》)。1903年后,在创作中逐渐采用了多调性和无调性写作手法,并创造了人称“神秘和弦”的纵向结构形式,这一和弦形式成为晚期作品中多声结构的和声基础。斯克里亚宾在创作中从未采用过民间音乐素材,也不试图表现民族情感与思想,但其音乐风格仍未失俄罗斯气质。其独特的思想,使其风格迥异于他人,在20世纪初的现代派作曲家中独树一帜。主要作品: f小调钢琴协奏曲 (OP,20,1896),第一交响乐 (OP,26,1900),第二交响乐 (OP,29,1901),第三交响乐 《神圣之诗》 (OP,43,1904),第四交响乐 《狂喜之诗》 (OP,54,1908),第五交响乐 《火之诗》(OP,60,1910); 十首钢琴奏呜曲及大量前奏曲,夜曲,音诗,练习曲等。